首先可以給一個結論性的總結:中國的芯片研發處于國際先進的水平,但是跟國際領先水平有明顯差距。
不同的行業有不同的特征,芯片產業可以說是典型的贏者通吃。哪怕你做到世界第二,但是跟第一有著顯而易見的差距,那么依然會不堪一擊。中國的芯片產業應該說是比較有實力的,雖然跟國際領先水平會有十年左右的差距,但是我們可以發現,絕大多數國家跟國際領先水平的差距遠遠不止十年,甚至完全就是放棄狀態。我們拿另一個東西類比,大家可能就會比較容易理解了。
目前全球五代機進展比較順利的主要就是中美俄三家,中國目前的進度還要領先俄羅斯一點。畢竟J-20已經于2018年正式服役,中國也一舉成為美國之后第二個自主設計研發并服役五代機的國家。俄羅斯受限于資金等方面的原因,進度不斷延后。
現在我們問一句:俄羅斯在五代機方面的實力怎么樣?應該說毫無疑問,國際先進水平。但是這個先進水平能立馬發揮作用嗎?不能。因為俄羅斯的五代機還沒有形成戰斗力,現在的積累在以后會有用,再給俄羅斯一點時間,不出意外俄羅斯的五代機也會問世的。但是就目前而言,俄羅斯的五代機技術發揮不了作用。中國的芯片技術和俄羅斯的五代機差不多,世界先進水平,但是我們還沒辦法生產出國際一流的,具有市場競爭力的產品。中國的芯片產業還處于積累經驗的階段,還在追趕階段。但是考慮到大多數國家屬于放棄狀態,或者追趕進度比中國還要落后,中國在全球來說肯定屬于先進水平。但是,消費市場更新迭代很快,只要中國和美國等國家的領先水平還存在代差,中國的芯片產業就會一直處于目前這種大而不強的狀態,高端芯片嚴重依賴進口的局面。
更多優質內容,請持續關注鎂客網~~中國近幾年一直在芯片領域發力,如今也處于領先水平了!尤其是“龍芯”系列芯片、“申威 26010”眾核處理器更是讓全世界矚目!作為“尖端工業設備的靈魂”,芯片可謂是決定了一個國家尖端工業設備的綜合性能。
1、中國“龍芯”系列芯片
如今中國“龍芯”系列芯片已經獲得不小突破,尤其是在航天領域,目前我國衛星均采用國產芯片,對于該制造工業芯片的進口依賴程度在日漸減少。
2、“申威 26010”眾核處理器
去年6月,我國超級計算機“神威·太湖之光”曾榮獲世界超算領域的三連冠,它就采用了國產芯片“申威 26010”眾核處理器。該芯片可以在25平方厘米的方寸之間集成了260個運算核心、數十億根晶體管,達到了每秒3萬億次計算能力。
3、移動通信芯片
近幾年,借助國產4G技術TD-LTE大發展的東風,中芯國際、華為海思、大唐聯芯、中興微電子等中國芯片企業埋頭苦干,在多模TD-LTE基帶芯片技術、TD-LTE射頻芯片關鍵技術、多頻段LTE射頻芯片開發技術等領域的技術攻關取得了累累碩果。
上面的也只是近5年來我國芯片技術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的一個縮影,而隨著中國的不斷發力,全球微芯片市場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而終有那么一天中國不再需要再依靠外國的進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