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就有海關的相關統計。
2017年全年,日本對中國出口的主要商品構成如下圖所示:
可以看到,日本對中國出口的主要產品是機電產品、化工產品和運輸設備,2017年出口額為562.0億美元、139.5億美元和124.6億美元,增長19.6%、20.9%和8.9%,占日本對中國出口總額的42.3%、10.5%和9.4%。
有人就覺得,日本往中國賣汽車、機器,中國只能夠往日本賣衣服、玩具,所以中國如何如何。
其實這個說法基本上已經過時了。我們看一下下面這張圖中,中國向日本出口的產品構成,就可以發現,日本自中國進口的主要商品為機電產品、紡織品及原料和家具玩具,占日本自中國進口總額的45.8%、13.0%和6.5%。也就是說,現在日本也要向中國購買大量的機電產品了。
而從整體上看,2017年日本與中國雙邊貨物進出口額為2972.8億美元,增長9.9%。其中,日本對中國出口1328.6億美元,增長16.7%;自中國進口1644.2億美元,增長5.0%。日本與中國的貿易逆差315.7億美元,下降26.1%。
高鐵,地鐵技術(日立,川崎)
打印機碰頭(愛普生,兄弟,佳能等)
復印機(柯尼卡美能達,京瓷,理光,愛普生,佳能等)
發動機(三菱,鈴木,川崎,雅馬哈等)
工程機械(久保田,小松,日立,神鋼,住友等)
相機攝像機(索尼,松下,JVC,富士,奧林巴斯,佳能等)
工業機器人(川崎,發那科,安川,松下,愛普生等)
特種材料(日立,住友,東麗,新日鐵等)
汽車零件(愛信,電裝,普利司通,旭硝子,松下等)
空調(日立,松下,東芝,大金,三菱等)
核電,燃氣輪機技術(日立,東芝,三菱等)
機床(那智不二越,森精機,三菱,發那科等)
汽車(斯巴魯,豐田,本田,三菱,日野,五十鈴,鈴木,馬自達等)
家電(索尼,松下等)
醫療設備(東芝,日立,索尼,奧林巴斯等)
太多領域說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