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左傳》里楚成王為何謚“靈”不瞑目,謚“成”才閉眼?
關(guān)于謚號的常識:
謚號,就是王、公、卿、大夫(自漢代起則是皇帝、大臣、親貴、士大夫)死后依其生前事跡給予的稱號。按傳統(tǒng)說法,謚號起始于周,比廟號要早八百年,而謚的范圍也不限于帝王。
商代亡國之君是紂王。紂王姓子名辛,《史記.殷不紀》說:「帝乙崩,子辛立,是為帝辛,天下謂之紂?!乖凇感痢骨凹右弧傅邸棺?,是后人敘史時加添的,并非謚號; 「紂」可能是同人給他的惡謚。周代有謚,則確鑿無疑,第一代周王姬發(fā)謚武,史稱周武王: 武王之父姬昌雖未開創(chuàng)周朝,但武王追尊為王、加謚曰文,稱周文王。
秦朝曾經(jīng)廢謚號。秦始皇認為,讓謚是以子(嗣皇帝)議父(先帝)、以臣議君; 下議上就是不敬,所以秦朝皇帝無謚號(亦無廟號),對大臣也不賜謚。及至漢初又恢復(fù)謚法。先帝下葬前由禮官議謚,嗣皇帝定謚。漢代標(biāo)榜「以孝治天下」,自惠帝起,諸帝謚號都有「孝」字,稱孝惠帝、孝文帝、孝景帝等。史家敘史作省稱,或略去「孝」字,或略去「帝」字,例如「孝惠」、「惠帝」。廟號、謚號連稱時,廟號在前、謚號在后。例如漢武帝的全稱是「世宗孝武皇帝」。謚號最初用一個字,后來有兩個字的,例如戰(zhàn)國時趙武靈王、魏安厘(僖)王,還有三個字的,例如貞惠文子; 后世又有增字,甚至多至一長句的。
謚號含有褒貶之意,最高的褒揚就是文、武,還有成、桓、昭、穆、景、明等也是褒字: 厲、幽、暢都是貶字,沖、殤、愍、哀、悼等謚表示同情且兼有不同程度的貶意。按前人記載,議謚是在將葬之時。未死而謚的特別例子是有的: 楚太子弒父,謚父為靈,豈料其父尚未瞑目,雖然不能開口說話,卻急巴巴地睜著眼睛似有所語: 太子即改謚為成(史稱楚成王),他這時才瞑目。因為成字比靈字要好得多。另外,衛(wèi)靈公因衛(wèi)國發(fā)生變亂而逃亡到鄰近的諸侯國,北宮喜與析朱鉏幫助他平亂歸國,衛(wèi)靈公如愿以償,喜不自勝,為了褒獎平亂功臣。竟別出心裁,立即賜北宮喜謚為貞子、析朱鉏為成子(子是爵位) 。二人生而得謚說,也屬例外。
親貴、大臣死后賜謚,唐宋有議駁制度,即由太常博士議上,若名實不相符,給事中可以駁奏再議; 明清則由禮部擬謚,皇帝核定,禮部有時也會多擬幾個以備皇帝選擇。
帝王美謚無過于文、武,大臣之謚極于文正。宋代夏竦死,曾惹起議謚的爭論。最初太常博士擬為文正,后司馬光反對而改為文莊。朝廷賜謚,很多時都是有褒有貶的,有的還既揚善、又不諱惡。例如唐代蕭瑀謚號貞褊,貞表示他端直,褊表示他多猜疑。美謚亦可追奪,如秦檜死后,宋高宗賜謚忠獻,意思是褒揚他危身奉上、智質(zhì)有圣,至宋寧宗時追奪原謚論,改謚繆丑,那是指斥他名實相悖、怙威肆行。明清的情況則較為特別,規(guī)定禮部奏請才能得謚。換句話說,獲得請謚者必是朝廷眷念憐惜之臣,其謚號自然沒有貶意,只不過贊美程度有輕重之別。
最后,一個頗有趣的問題是,歷代失政的帝王、失國者是否惡謚隨身呢? 答案又未必。失政者亦有得美謚的,例如弒父的楚穆公、東漢的桓帝。假若失國者由新朝定謚,他們才較容易得到惡謚。
除了正式的謚號外,也有私謚。私謚始于東漢。私謚不出于朝廷,而由門人、故吏為著名文士學(xué)者所立,如東晉陶淵明的私謚是靖節(jié)征士,北宋林逋的私謚為和靖先生,世稱陶靖節(jié)、林和靖。宋明時期私謚也屢見不鮮。
二、《三國演義》第十三回的“駐蹕”是什么意思?
《三國演義》第十三回的“駐蹕”為帝王出行,開路清道,設(shè)置排場的意思。
“駐蹕”有兩種意思:
1、皇帝后妃外出,途中暫停小住
昨駐蹕金墉,備嘗游覽。--《周書·宣帝紀》
昭宗發(fā)離鳳翔,幸左劍寨,權(quán)駐蹕帝營。--《舊五代史·梁書》
2、帝王出行時,開路清道,禁止通行。泛指跟帝王行止有關(guān)的事情
此處但做第二個意思來解。當(dāng)時楊奉一行人簇擁著新任小皇帝行走,必須要開路清道。不過當(dāng)時他們走的很狼狽,根本沒有應(yīng)有的帝王出行場面,這里只是謙辭罷了。楊奉保駕至華陰~。--《三國演義》
三、史載:“封建親威,以藩屏周?!薄凹嬷铺煜?,立七十一國?!边@反映了西周為鞏固統(tǒng)治而實行( )
C分封制
麻煩采納,謝謝!
四、“六代帝王圖,三吳佳麗城”出自何詩
李白 【贈升州王使君忠臣】 六代帝王國,三吳佳麗城。賢人當(dāng)重寄,天子借高名。巨海一邊靜,長江萬里清。...
五、古代皇上的“尚彷寶劍”它是啥么鐵做的呢?它會不會生銹呢?
是百鍛鋼制成,由于是鋼所以不會生銹
六、唐堯虞舜夏商周,春秋戰(zhàn)國亂悠悠。 秦漢三國晉統(tǒng)一,南朝北朝是對頭。 隋唐五代又十國,宋元明
tang yao yu shun xia shang zhou,chun qiu zhan guo luan you you.
qin han san guo jin tong yi,nan chao bei chao shi dui tou.
sui tang wu dai you shi guo,song yuan ming qing di wang x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