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賓得的"小公主"配哪款全機械手動膠片機最合適…"賓得LX"么
如果只說全機械的話,應該是LX沒錯了。
二、求推薦一部適合新手的膠片機
前言:
其實對于一個用5D II的人,膠卷相機的操作又會有多麻煩呢?
再說現在玩膠片的人還害怕麻煩嗎?如果怕麻煩他們就玩數碼了,還玩什么膠片呢?
言歸正傳:
如果你非要簡單易操作的膠片機,那么就買傻瓜機好了,只有按快門,其他什么都不用管,比如Yashica T4,配的Carl Zeiss鏡頭,1000塊錢可以拿下。
如果你想嘗試手動的樂趣,還是買一臺純機械純手動的單反相機來慢慢拍攝吧,比如美能達X-700配個標頭,或者奧林巴斯OM系列的機械單反,或者賓得的mx單反,這些相機帶一個標頭1000塊錢也能夠拿下。
如果你愿意追加預算,可以考慮買個便攜的袖珍膠片機,比如contax t2或者rollei 35s。讓它作為你5D ii的備機吧,興致不錯的時候把它掏出來慢慢裝卷,或反轉或彩負或黑白,然后過片、上弦、拍攝,一個字,舒服!它出的片子在色彩、層次和情調上可能會完爆你的5D mark II
三、介紹膠片機的型號和初學者該用的,效果比較好的!
想玩hi的,就上120的吧,不然提升感覺不大:
國產的“海鷗4A或者4B”,底片6x6與4.5x6cm,80mm鏡頭視角(相當于全幅單反的50mm)玩玩也不錯,就是今后出毛病用的“器官”會越來越少;
日本的“瑪米亞RB67”,底片6x7cm,現在去掙錢少,但還是可以的;
德國的“哈蘇”底片6x6cm,鏡頭能夠換的,同樣去掙錢機會少,但還是可以唬人的;
再hi一點直接玩4x5in的頁片機,鏡頭可換。那就不是玩了,有活的話,拍片子來錢喔……
補充:剛剛看清楚你是初玩啊,再有錢也還是先玩數碼吧,前期、后期練習都不花錢,學習進步也快、直接。再說,以前拍攝重要的膠片作品,有波拉一次成像,現在你先用數碼也可以參考呀(以后真想玩的話)。
四、膠片機和單反 有什么差別?
交叉包括,膠卷相機是傳統使用膠卷的相機。有120膠卷單反,和135膠卷單反,單反是單鏡頭反光相機的簡稱,取景方式而定的,你可以網上查圖了解單反的取景方式。
五、請資深攝影師分析比較膠片機和數碼相機的寬容度
膠片的寬容度大于數碼的寬容度,但不管膠片機還是數碼機,它們對亮處寬容度要大于對暗處的寬容度。比如膠片,對亮處能寬容5檔光比,對暗處只有2檔,前后共7檔,因此在你測好光的時候,最好調小一兩檔光圈,就能拍出更多暗補的細節,由于亮部有5檔的寬容度,足夠了,可以先不用管它。
數碼的寬容度跟這同理,只不過寬容度要小些,小于7檔
反轉片跟這正好相反,也就是對暗處的寬容度要大些
至于你說的頂級膠片機和現今的頂級數碼相機相比,可能還是膠片機寬容度大吧,也可能隨著科技的發展,數碼的能超過膠片的?我對這就了解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