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金龍魚是哪個國家的品牌】熱度:436
“金龍魚”是新加坡郭兄弟糧油私人有限公司所擁有的著名食用油品牌。郭兄弟糧油私人有限公司是隸屬郭兄弟集團下的糧油集團的旗艦公司。嘉里糧油(深圳)有限公司是郭兄弟集團下屬的嘉里糧油(中國)有限公司在中國的全額投資的營銷策劃及管理公司。2011年8月3日,食用油限價令解禁,金龍魚正式提價漲幅為5%左右。
每年中秋都是各行各業奮力一搏的好時機,食用油行業也不例外。記得那年中秋期間,在中央電視臺我們看到金龍魚、胡姬花、福臨門和魯花等輪番上馬拼命打著廣告,誰也不愿輸給誰。大概,在一般老百姓心目中,這是四大家族在互相較勁,其實不然,以上四個品牌分屬兩大陣營,前面兩個是嘉里糧油(中國)有限公司麾下,而后面兩個則隸屬中糧集團旗下。
嘉里和中糧是中國小包裝食用油市場的龍和虎,自從2001年底,中糧出售了所持有的“金龍魚”的全部股權后,向外界表達了集中資源和精力全力打造“福臨門”品牌的決心,同時也昭示著中國小包裝食用油市場進入龍虎爭霸的時代。
市場競爭是殘酷的,每個參與競爭游戲的企業都恨不得自己獨霸天下,但事與愿違,在許多行業,洗牌到最后總是變成幾個巨頭共同玩游戲。另一方面,正因為競爭對手的存在,每個游戲的企業都不敢懈怠,在共同做大一個蛋糕。“既生瑜,何生亮”只能是古人的一時悲鳴,現代開明的企業家如可口可樂無論如何在心里是感激它幾十年的老對手——百事可樂,不知道嘉里和中糧的當家人是否也有同樣的想法。
好,現在讓歷史的車輪往回走,讓我們回顧一下中國小包裝食用油行業兩個巨頭的成長史,以及這幾年來它們斗法的種種實戰案例。
金龍魚:潛龍出水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那時人們吃油,都是提著空瓶去糧店買個一斤豆油或兩斤菜籽油。在十幾年前,幾乎誰也不敢想像中國小包裝油會有什么市場。隨著國內經濟的迅速發展,大量食品企業紛紛上馬,再加上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國內油源開始不能滿足居民消費的需要。這一階段中國還沒有小包裝食用油,市面上到處充斥的是雜質多、油煙多、衛生安全無保障的散裝食用油,而符合國際衛生標準的小包裝食用油市場還是一片空白。
最初進入我國市場的主要是成品油,如棕櫚油、菜籽油、黃豆油、調和油等等,都是以散裝油或190公斤大鐵桶包裝為主。
80年代末,發跡于馬來西亞的亞洲著名跨國企業郭氏兄弟集團通過對國內外市場考察,認為小包裝油在中國肯定會有巨大的市場,最終下定決心于1990年組建了南海油脂工業(赤灣)有限公司,開始了中國第一批小包裝食用油的生產,推出的第一個品牌就是金龍魚。
然后郭氏兄弟集團把在中國的食用油企業,統一用嘉里糧油(中國)有限公司的旗號,嘉里糧油成為中國第一家引進小包裝食用油的企業。
90年代初期,中國老百姓對小包裝食用油還很陌生,主要是受阻于高昂的價格。嘉里糧油在初期完全以一種培育市場的心態耐心地度過幾年效益低迷階段。我們得承認,在打造中國小包裝食用油市場上,嘉里功不可沒。
最終打開中國老百姓的腰包,使小包裝食用油被國人接受,嘉里采用的方法其實很簡單,把小包裝食用油以單位發福利的形式用團購方法解決,也就是所謂的用“福利油方法”打開市場缺口。 現在大家感覺很正常的營銷戰術,但在10年前,卻不容易被想到。
1990年,面對市場上幾乎不存在小包裝食用油的局面,改變人們的生活習慣是很難的事情,那時,嘉里糧油總經理李福官向董事會提交報告:準備用三年時間,投入2000萬的資金敲開中國小包裝食用油市場大門。一年下來,銷量達3000噸。通過思考和調查,他們發現,中國企事業單位逢年過節,有發“福利”用品的習慣,這是中國的特色,而正是這個特色,使小包裝食用油得到了推廣和普及。
嘉里糧油開啟了中國小包裝食用油市場的大幕,他們是行業的制造者,并在以后十幾年的市場實戰中,一直也是這個行業的領跑者。
福臨門:猛虎下山 據國家內貿部公布的調查資料顯示:嘉里糧油旗下的金龍魚食用油品牌10年來一直以絕對優勢穩坐小包裝食用油行業第一品牌寶座,它的市場份額超過第二名到第十名的總和。
在全國十大食用油品牌排名當中,嘉里旗下品牌就占據三個位置,并仍有增多趨勢。從1994年開始的一年一度的全國主要城市消費品調查中,金龍魚品牌知名度比排名第二的競爭品牌高5倍;是消費者心目中最佳品牌,金龍魚比排名第二的競爭品牌高8倍。僅金龍魚、胡姬花、鯉魚三大嘉里糧油旗下品牌,銷量就超過了十大品牌中其余品牌銷量的總和。
如果再加上其他13個品牌的銷量,嘉里糧油差不多占據了中國小包裝食用油市場的半壁江山。 這樣寡頭壟斷局面,直到1995年中糧旗下福臨門橫空出世才被打破。2001年底,中糧出售了所持有的“金龍魚”的全部股權后,中國小包裝食用油市場。
自從改革開放之后,國內的制造業可以說是發展迅猛,中國制造在全球名聲也是響當當的,國內也開始出現越來越多我們國家自己生產的產品,這些產品和一些國外進口或者生產的產品相比,被稱之為國貨。為了支持國家經濟事業發展,大家也紛紛購買國貨,但是卻有很多商品明明是國外企業生產創立的,卻一直讓大家誤以為是國貨。在中國就有這么一個品牌走進千家萬戶,可能現在很多人還不知道他并不是國貨,那就是我們每天都在吃的金龍魚食用油。
金龍魚這個品牌是馬來西亞首富郭鶴年的一部分資產,金龍魚隸屬于益海嘉里公司,而益海嘉里是總部位于新加坡的豐益國際旗下的企業的子公司,這個豐益國際就是郭鶴年的產業。其實市場上的食用油品牌有很多除了金龍魚,還有魯花、福臨門等等,但是由于金龍魚出現的較早,而且廣告打的最猛,很多人不知不覺間就一直以為這是一個國產品牌,所以也讓金龍魚在國內占據50%以上的食用油市場份額。
根據2019年發布的數據顯示,益海嘉里金龍魚2018年銷售額達到了1670.74億元,占據國內一半以上的市場。其實金龍魚也并不只是賣食用油,他還有多個品牌,旗下經營的品牌包括“胡姬花”、“香滿園”以及“歐麗薇蘭”、“?;?rdquo;、“豐苑”、“金味”、“銳龍”、“潔勁100”等知名品牌。產品涵蓋了食用油、大米、面粉、掛面、雜糧、豆乳、調味品、餐飲糧油等八大領域,所以除了購買金龍魚食用油之外,可能你還買過他其他的產品。
經過多年的發展,這個品牌現在在全國35個城市有110家企業,58個生產基地,覆蓋了中國所有省、市、自治區的2839個縣市,擁有近350個銷售處,1585個經銷商,5000多家分銷商,產品走入千家萬戶并不是吹出來的,畢竟食用油跟大米一個樣,天天都要吃。
而作為馬來西亞的首富,郭鶴年在中國的產業也不止有這一點,30年前他已經花了5億美元在北京興建北京國貿,如今每年光靠收租就達幾十億人民幣,還有國內頂級酒店香格里拉也是他的產業,可以說郭鶴年能常年占據馬來西亞首富寶座,大陸市場可以說是功不可沒,而他所從事的行業,也被人評價為:永遠不會破產的巨人。當然這里也并不是說不能購買金龍魚,只要是好的產品,購買也無可厚非,畢竟這樣也能讓國內的企業增加競爭力,提高創業能力,否則只能被淘汰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