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新西蘭啤酒廠》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
本文目錄一覽:
精釀啤酒定義
酒精就像火一樣,是人類發現的而不是發明的。古代人們還原酒精在自然中產生的過程,就是釀酒的過程。”——李威
近幾年來精釀啤酒越來越受到年輕人的追捧。在剛剛結束的世界杯期間,精釀啤酒的銷量同比增長40%-260%。精釀啤酒到底是什么?它到底好在哪兒?憑什么這么火?我們來聽聽北京精釀啤酒協會前會長、京城著名精釀啤酒吧【北平機器】的老板李威怎么說。
什么是精釀啤酒?
在眾多關于精釀啤酒的定義和討論中,大家最常使用的是美國啤酒釀造商協會(Brewers Association,簡稱BA)出臺的一個標準。需要注意的是,這個標準定義的是美國精釀啤酒廠而不是精釀啤酒。
BA對精釀酒廠的定義為:小型,獨立和傳統。
小型:年產量在600萬及600萬桶以下。
獨立:精釀酒廠本身要擁有,控制或等同擁有酒廠至少75%的產權,即作為精釀酒廠,其產權不能為其它非精釀酒廠的酒類企業購買,管理或控股超過25%。
傳統:精釀酒廠要使用傳統或創新的原材料,遵循傳統或創新的釀造方法來實現其釀造出啤酒的口味。
如何釀造?
李威總說酒就像火一樣,是存在于大自然中被人類發現,而不是被人類發明的。也許在遠古的某一天,一些谷物浸在一灘水里面,水把里面的淀粉泡出來了,就變成了糖汁。大量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天然酵母飄落在了糖汁里,吃掉糖轉化為了酒精,就變成了酒。復制自然界中產生酒精的過程就是釀酒的過程。
釀造啤酒的原材料是麥芽、啤酒花、酵母和水。精釀啤酒的基本原料也是這幾種,除了發酵方式的不同,和工業啤酒的區別還在于其千變萬化的口味。酸甜苦辣的味道都能在精釀啤酒中喝到。用李威的話來說,不同精釀啤酒的味道差別不像是燕京和百威的區別,而是應該像豆汁兒和可樂之間的跨度一樣那么大。這就是它的魅力所在。
啤酒的味道
啤酒里所有的苦味都來自于啤酒花,大部分的香味也是來自啤酒花;小部分的味道來自酵母和麥芽的香氣。精釀啤酒在釀造過程中投放啤酒花的時間、數量和頻次都會直接影響啤酒的味道。精釀啤酒的絕大部分味道都是添加進來的。在釀造的過程中釀造者根據自己的喜好會加入茉莉花、接骨木、橘子皮、松針、石楠花等等原料,做出有情緒有生命有辨識度的酒。所以很多精釀啤酒的名字都是極具個人色彩的。
啤酒的顏色
酒的顏色來自于麥芽烘烤的溫度。將麥芽烤至3分熟,釀出來的酒就是淺金黃色的;烤至6-8分熟,酒的顏色就是棕色或者紅色的;烤至12分熟,酒就是黑色的。所以顏色和苦味度沒有關系,并不是顏色越深的酒味道越苦呢。
啤酒的泡沫
啤酒的泡沫來源有兩個,一個是發酵過程中自己產生的二氧化碳,另一個就是在啤酒中高壓注入二氧化碳產生的。有些精釀啤酒里還會加入氮氣,泡沫的口感更加細密。
酒精度
啤酒包裝上的度數是啤酒生產原料麥芽汁的濃度,和白酒酒標上標的酒精度不一樣。啤酒所含的酒精是由麥芽糖轉化過來的,標的12o的啤酒是用含糖量為12o的麥芽汁釀造而成的。一般國產工業啤酒的酒精度普遍在2.5%—3.5%左右,進口啤酒普遍在4.5%—5.5%左右。精釀啤酒酒精度更高,且麥香比較醇正,苦味也較重。上圖的蛇毒啤酒Snake Venom,是世界上最烈的啤酒,酒精濃度67.5%呢!
種類
Lager(窖藏啤酒)
源自德國,又叫下發酵啤酒。是用沉淀在液體下面發酵的酵母釀造。大部分工業啤酒均為Lager啤酒,喜力百威燕京青島嘉士伯科羅娜都是Lager啤酒。
Ale(愛爾啤酒)
源于英國,一般使用上發酵酵母,發酵速度比下發酵酵母釀造法更快。
IPA(印度淡色愛爾)
英語“India Pale Ale(印度淡色愛爾啤酒)”的縮寫。這是一種啤酒花味道濃重的Ale啤酒。最初是供應給英國在印度殖民地的一種啤酒,這種酒提高了酒精度并增加了啤酒花的添加量,從而提高了啤酒在長途海運中抗變質的能力。
Stout(世濤)
世濤是采用上發酵的啤酒,顏色為墨黑到深棕,有的還伴隨深石榴紅。其原料是焙烤過的大麥芽,有濃烈的焦味,但泡沫柔細,飲后甘醇。代表品牌是英國健力士(Guinness)黑啤,屬于Stout的一種。
Draft/Draught(生?。?/p>
又叫鮮啤,未經巴氏殺菌的啤酒,只過濾微生物,酵母容易變質。酒館常見的扎啤就是生啤。
瓶裝精釀和酒吧里酒頭接出的新鮮精釀的區別,用李威的話來說就是經過巴氏殺菌,把任何活性物質都消除的、保質期一年的純牛奶和保質期3-7天的鮮牛奶的區別。
啤酒杯
啤酒的杯子也是各式各樣,精釀啤酒吧里最常見的是品脫杯。為了讓大家更直觀的了解啤酒杯的種類,我找到了下面這張圖,一目了然。點擊圖片可放大哦~
相信看到這里,相信就算您之前對精釀啤酒一無所知,現在也能和別人聊幾句了。最后再和大家分享幾篇新西蘭、巴黎、東京和巴塞羅那的精釀啤酒指南,都是本期節目嘉賓李威實地探訪一口一口喝出來的攻略呢!這個每年都要花一個月去世界各地專心喝酒的人,過兩天又要出發啦~~ 以后有機會再請他跟大家分享全球精釀啤酒莊游!
哥特啤酒是哪個國家的
哥特啤酒產自新西蘭
始建于1987年,michael erceg當時不滿足于兩大啤酒巨頭競爭而帶來的越來難喝的工業啤酒于是成立了自己的手工啤酒廠,2005年 michael在一次空難中不行逝世。2011年朝日啤酒買下了酒廠的部分所有權,這是酒廠轉折的開始。
之后,酒廠除了生產原有的手工精釀啤酒之外,在經濟效益的需求下也開始生產一些工業啤酒并為朝日、嘉士伯、翠鳥的等工業品牌代工,但是他們也會代工一些像釀酒狗和塞姆亞當斯這種知名的精釀品牌。
品嘗
新西蘭哥特啤酒倒入杯中,氣泡并不是很豐富,酒體呈現通透干凈的黃色??拷票瑢ふ覛馕?,淡淡的啤酒花苦味,口入口的感覺果然是很清爽,一種透亮的感覺,甘甜,苦味很淡,香氣較濃,咽入喉嚨似乎也并沒有太多的回味。再喝一口,依然是甘甜、清爽、平滑的感覺,以至于完全沒剩下什么值得咀嚼的味道,反復品嘗,簡單、干凈的感覺一直貫穿。
啤酒花矮化類病毒病是怎樣檢驗與檢疫的?
鑒別寄主:
①冬瓜:病株矮化、花葉、曲葉和頂枯,嚴重的病死。
②黃瓜品種Suyo:子葉展開時,汁液接種,于25~32℃,14~28d后,病苗表現矮化、明脈、葉下卷。
體外穩定性:
①致死溫點:84℃。
②體外存活期:3d(4℃)。
電鏡觀察:研究病原在亞細胞分布表明,病原存在細胞核和原生質膜內(Takahashietal.,1982),電鏡觀察見病黃瓜所有組織的細胞壁全發生變形,此外,病葉細胞的葉綠體解體,膜系統明顯變性(Kojimaetal.,1983)。
檢疫危險性評價:本病的病原體啤酒花矮化類病毒,可經啤酒花繁殖材料遠距離傳播,無介體傳毒,嚴重危害啤酒花,國內已有發生,季良進行危險性評價時,危險度值6分,為低危檢疫性有害生物。
地理分布:分布全世界(歐洲、美國、中國、日本)(Sanoetal.,1986)。日本啤酒花原先種植在東北區(本州北部)、長野和北海道。東北和長野幾乎所有的啤酒花園都流行啤酒花矮化病(SasakiShikata,1980)。黃瓜白果病只報道在荷蘭,所有溫室黃瓜都發病(VanDorstPeters,1974)。葡萄株系,從許多葡萄品種檢測到,發病率約85%。
檢疫國家地區:新西蘭、澳大利亞、印度尼西亞、阿爾及利亞、冰島、摩洛哥、斯洛伐克等。
應檢植物:啤酒花無性繁殖材料。
檢疫措施:進口啤酒花無性繁殖材料時要求附有出口國《檢疫證書》,保證不帶有此類病毒。入境后經檢驗,確認無病后才可允許用于生產種植。
哪里的啤酒花最好?
我來告訴你,世界上公認的精釀啤酒花是新西蘭的,未來三年的都被預定戶光了,
歐文氏菌屬(Erwinia)是什么?
Erwinia
張學君
屬于腸桿菌科。菌體直桿狀。0.5~1.0×1.0~3.0(微米),單生或對生,有時短鏈狀。革蘭氏染色反應陰性,以周生鞭毛運動(1個種例外)。兼性厭氣,有些種厭氣生長弱。最適生長溫度27~30℃,最高32~40℃。氧化酶陰性,接觸酶陽性??蓮墓?、半乳糖、D-葡萄糖、B-甲基葡萄糖苷和蔗糖產酸。能利用乙酸、延胡索酸、葡萄糖酸、蘋果酸和琥珀酸,不能利用苯甲酸、草酸和丙酸作碳源和能源。DNA中G+C的mol%含量為50~58.典型種為解淀粉歐文氏菌。
歐文氏菌屬大多數種是植物病原菌,引起植物壞死、潰瘍、萎蔫、葉斑、流膠及軟腐癥狀。有的是植物表面附生菌或作為病斑上的次生菌,有1個種寄生禾柄銹菌的夏孢子。中國主要植物病原菌有菊歐文氏菌(E.chrysanthemi),引起多種亞熱帶植物和觀賞植物軟腐病、水稻細菌性基腐病,胡蘿卜歐文氏菌引起各種植物軟腐病,如大白菜等十字花科植物軟腐病、馬鈴薯軟腐病。玉米細菌性枯萎病(E.stewartii)和梨火疫病(E.amylovora)是中國的對外檢疫對象。
1882年美國伯里爾(T.J.Burrill)發現歐文氏菌屬第1個成員,即梨火疫病的病原菌,當時定名為解淀粉微球菌。1889年證實它是1種植物病原細菌,定名為解淀粉芽孢桿菌。繼之在胡蘿卜、馬鈴薯、海星芋等植物上均發現了類似細菌。1920年美國細菌學家溫斯洛(C.E.A.Winslow)等將所有具周生鞭毛的細菌歸并,創立了歐文氏細菌屬,隸屬于桿菌科。1923年,《伯杰細菌鑒定手冊》(下稱《伯杰手冊》)第1版將歐文氏菌屬中的植物病原細菌分出來單獨成立1個新屬;即植物單胞菌屬(Phytomonas)。1937年,桿菌科被廢除,歐文氏菌屬作為1個整體又歸屬于新成立的腸桿菌科沿用至今。但此屬成員間異質性很大,在屬的分類上存在較大的爭議。主要有以下3種觀點。1945年有人根據歐文氏菌各成員的營養要求和對植物的致病特征將此屬分成2個屬。歐文氏菌屬限于那些引起植物壞死和萎蔫、碳源利用范圍窄、需要有機氮才能生長的成員;而將果膠酶活性強、營養利用廣泛、引起植物軟腐病的成員另成立新屬即解果膠桿菌屬。由于存在介于上述2組細菌中間類型的種及有的種大多數性狀與胡蘿卜軟腐歐文氏菌相同但不能引起軟腐病,這種觀點未被采納。②保留歐文氏菌1個屬。1968~1969年,新西蘭的戴伊(D.W.Dye)提出將歐文氏菌屬分成3個群,即解淀粉菌群(Amylovora group),草生菌群(Herbicola group)和胡蘿卜軟腐菌群(carotovora group)。這一方法劃分簡明,實用方便,因此被廣泛使用。在《伯杰手冊》第8版(1974)中采用這一分類系統。③植物病原細菌與其它細菌統一分屬。隨著現代分類方法的發展,有人提出不考慮屬內各成員的致病性,根據數值分類、系統分類、分子雜交和DNA片段同源性分析等將歐文氏菌的成員分別歸入腸桿菌屬、沙門氏菌屬和內生桿菌屬。這一觀點尚待進行全面系統的研究。在1984年《伯杰系統細菌學手冊》第1卷中,基本維持了《伯杰手冊》第8版的分類系統,記載歐文氏菌屬成員共15種和2個亞種。其中胡蘿卜歐文氏菌的2個變種上升為亞種,草生歐文氏菌的2個變種分別上升為種。根據《伯杰手冊》第8版的分類系統,歐文氏菌屬下分群及群內各種的鑒別分別見表1~4。
引起各種軟腐葉面附生、腐生引起枯萎、腐爛引起壞死、萎蔫與植物關系-+—產生黃色素+—-果膠酶活性—-d需要生長因素胡蘿卜軟腐菌群草生菌群解淀粉菌群性狀
表1 歐文氏菌屬3個群的主要鑒別性狀*
*+:陽性;-:陰性;d:陰性或陽性(下同)
表2 歐文氏菌屬解淀粉菌群內6個種的鑒別性狀
表3 歐文氏菌屬草生菌群內種的鑒別性狀
表4 歐文氏菌屬胡蘿卜軟腐菌群內種的鑒別性狀
枇杷病害
loquat diseases
曹若彬
全世界已知40多種,中國至1991年已報道30余種。病害中最主要的是炭疽病、灰斑病和早期落葉?。òㄌ烤也?、角斑病、斑點病、污葉病、胡麻葉枯病等)。
炭疽病
在長江以南各省均有分布,主要為害花穗、接近成熟和成熟的果實,在華南還嚴重為害苗木。使花穗褐枯,果實腐爛或干縮成僵果,苗木梢枯、早期落葉。病原物為圍小叢殼(Glomorella cingu-lata),屬子囊菌,球殼目。無性態為膠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屬半知菌,黑盤孢目。以菌絲體在病枝或僵果上越冬,翌春產生分生孢子,通過雨水和昆蟲傳播引起初侵染,再侵染。病害控制為冬季做好清園,早春剪除僵果,發病早期及時摘除病果,果實著色前一個月,噴施硫菌磷或波爾多液。
灰斑病
在枇杷產區發生普遍,有時也侵害果實。葉片上病害近圓形,較大,淡褐色至灰白色,造成早期落葉。病原物為枇杷葉擬盤多毛孢(Pestalotia funerea Desm.),屬半知菌,黑盤孢目。在浙江,品種夾腳及夾腳與烏兒的雜交種較抗病,土壤瘠薄,排水不良,栽培管理差的果園發病較多。病菌以分生孢子和菌絲體在病葉上越冬,翌春分生孢子借風雨傳播??刂拼胧┯校杭訌姽麍@管理,增施肥料,促使樹勢健壯,發病較重的果園在新葉長出后噴施硫菌磷或波爾多液。
早期落葉病
各產區均有分布,以苗木被害時影響最大。主要包括炭疽病、角斑病、斑點病、污葉病、胡麻葉枯病,它們在枇杷葉上形成圓形,多角形或不規則形、灰色至褐色、有或無深色的邊緣或輪紋的各種病斑,病部產生小黑粒(病菌分生孢子器或分生孢子盤)、或產生灰色至黑色霉狀物(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嚴重時造成大量落葉,影響生勢甚大。角斑病為枇杷假尾孢(Pseudocercospora eriobotryae),污葉病為枇杷刀孢(Clasterosporium eriolotryae Hara),二菌均為半知菌,絲孢目;斑點病為枇杷葉點霉,半知菌,球殼孢目;胡麻葉枯病為枇杷蟲形孢,半知菌,黑盤孢目。在浙江,品種烏兒抗角斑病,品種夾腳與烏兒的雜交種抗斑點病。侵染過程與病害循環、病害控制基本同灰斑病。
枇杷的其他常見病害見下表。
枇杷的其他常見病害
啤酒花病害
hop diseases
籍秀琴
啤酒花又名忽布(Hop),原產美洲、歐洲和亞洲西部,中國和世界各國均有種植。全世界已知啤酒花病害近30種,中國已發現10多種。其中真菌病害8種,細菌病害、線蟲病、類病毒病各一種、病毒病8種,生理病害3種。1905年,日本首次發現霜霉病為害,以后,北美、英國、德國和中國相繼作出報道。
種類和分布
啤酒花病害主要有霜霉病、根癌病、根腐病等。
霜霉病
現已廣泛分布于中、日、英、美、德、法、前蘇聯等20多個國家。中國目前除新疆外,各個產區均有不同程度為害,有時減產高達60%~70%,嚴重影響啤酒花的產量和質量。病原物為葎草假霜霉(Pseudoperonospora hamili),屬卵菌,霜霉目。主要為害葉片、枝條及球果。葉片病斑呈多角形,黃綠色到黃褐色,葉背叢生暗灰色霉層,即病菌孢囊梗和孢子囊。孢子囊在17~18℃下,2~3小時可萌發產生游動孢子進行侵染。低溫多雨重露濃霧等陰濕條件,以及連作等對霜霉病和其他葉斑病類的發生都十分有利,病害流行與當年大氣溫濕度密切相關。病菌借菌絲體和少量卵孢子在病株根莖部越冬,成為次年初侵染源。
根癌病
主要為害根莖,膨大成淡黃色瘤,表面有深色龜裂,秋冬季呈深褐色干腐,質地松軟。病原物在癌瘤組織的皮內或土壤中越冬。此病由根癌土壤桿菌引起。菌體稈狀,有1~4根周生鞭毛,在培養基上菌落白色,格藍氏染色陰性。
根腐病
1992年在北京、內蒙古、甘肅等省均有發現,病原物為尖孢鐮孢菌(Fusarium oxysporum),屬半知菌,瘤座孢目??芍虑o葉萎蔫、莖基及根腐爛,髓部變褐。其它如類病毒(Hsd)引起的矮化病,1952年日本在福島縣發現,該病使植株變矮,生長受阻、葉形小、色黃綠。胞囊線蟲病1934年在英國首次發現,以后在德國、比利時、美國等31個國家先后發生、中國的遼寧、吉林、黑龍江等15個省市亦有發生。病原物為異皮胞囊線蟲。
此外,在中國為害啤酒花的葉、莖以及全株性病害還有黃萎?。╒erticillium albo-atrum Reinke et Berthola)、灰霉?。˙otrytis cinerea Pers.)、灰斑?。–ercospora antuariensis Salman et Warmela)、輪紋斑?。ˋscochyta humili Kab.et Bub)、白粉?。⊿phaerotheca humili(DC.)Burr.)、立枯?。≧hizoctonia solani Kühn)、白羽紋病(Helico-basidium albicans Saw.)、花葉病毒?。℉op mosaic virus,HpMV)、褪綠病毒?。℉op chlorotic virus,HpCV)、褪綠環斑病毒?。℉op chlorotic ring spot virus,HpCRSV)、麻葉褪綠病毒?。℉op leaf chloro-sis virus,HpLCV)、麻葉叢矮病毒病〔Hop(leaf)rosette virus,HpLRV)、壞死皺花葉病毒?。℉op necrotic virus,HpNV)、環斑病毒病(Hop ring spot virus,HpRSV)、黃網病毒病(Hop yellow net virus,HpYNV)及麻葉黃痕病毒?。℉op yellow leaf blotch virus,HpYLBV)。生理性病害有缺硼引起的葉變形,簇頂,花枯和枝枯以及糖質癥和日灼病等。
病害控制
針對各地啤酒花的不同病害,首先應嚴格進口檢疫,防止外來病害傳入;種子必須用藥劑如甲霜靈、萬菌清、鏈霉素、升汞及K84生物制劑浸種或拌種;栽培上重視苗圃清潔無病,以芽接法嫁接苗木,清除病殘體,挖毀病根茬,加強栽培管理,選用抗病品種等;注意發病初期的施藥保護,患根癌病的重病地塊,割芽時及時切除病瘤并用升汞水或鏈霉素、石灰乳涂抹消毒,選用甲霜靈、百菌清、代森鋅、乙磷鋁、代森錳鋅或波爾多液等防治其他嚴重病害。
蘋果銀葉病
apple silver leaf
李知行
由紫韌革菌侵害蘋果樹枝,引起葉片呈銀白色的真菌病害。
分布和為害
日本、法國、英國和新西蘭有報道,美國大部果區無此病,中國遼寧、膠東半島老蘋果產區未發現,新蘋果產區如江蘇、安徽、河南、湖北、四川、浙江和上海等地嚴重發生。引起死樹,對蘋果生產威脅很大。病樹枝、干木質部變褐,隨病情發展,色澤加深,病組織干燥,有腥味。病樹葉片開花前發病,初為鉛色,后變銀白色,夏天出現褐色斑點,病葉較小,葉肉脆,葉綠素減少??拷律一康牟∪~癥狀明顯。植株出現銀葉癥狀3年后引起死樹。病果稍扁平,有些品種表面有果銹。
銀葉癥狀是由于病菌寄生枝干分泌細胞粉碎毒素(稱CA毒素),使葉片表皮細胞的細胞間隙分離,細胞間存有空氣,經陽光折射,病葉呈銀白色,病葉本身并無病原菌存在。
病因
病原物為紫韌革菌(Chondrostereum pur-pureum),屬擔子菌,非褶菌目。病樹、病枝死后長出子實體,子實體單生或成群呈覆瓦狀、紫色、近圓形,后變灰色,邊沿色澤較淺,有濃厚腥味。平伏生長的子實體,有時成片伸展。邊沿反卷的子實體上面有絨毛,底面平滑。正面絨毛灰褐色,縱向生長,有輪紋。子實層混生有梨形泡狀體。擔孢子單胞,“D”字形,無色,薄壁,一端尖,一側平。室內培養的子實體白色至淺黃色,不呈紫色。
銀葉病菌寄主范圍很廣,但只限于闊葉樹,如梨、桃、杏、李、櫻桃、醋栗和楊、柳等。春季樹體富含碳水化合物,容易感病,修剪后未保護傷口,木質部裸露,如遇降雨,果園擔孢子飛散,最易誘發病害。7月至8月樹體內碳水化合物減少,抗性增強。北方老果區,春天干旱,修剪后的大傷口經過數月,表面已有許多腐生菌落,影響病菌侵染,銀葉病就不會發生。江淮流域4、5月雨水多,病菌侵入未經保護的新傷口,樹體條件和環境條件均適合病菌侵染,銀葉病容易發生。
侵染過程和病害循環
病菌以菌絲體在木質部越冬,翌年春夏多雨時形成子實體。氣溫達10.2~15℃,連續2天降雨7.1毫米以上,新的子實體出現,成為初侵染源。根據江蘇泗陽蘋果園的資料,在4月上旬至6月中旬期間,新子實體出現遲早因降雨量而異。子實體釋放的擔孢子從傷口侵入木質部的輸導系統,侵入后向上下蔓延,上至2~3年生枝,下至根系。用菌絲體接種,88天后出現癥狀,傷口附近的葉片最先出現銀葉癥狀。
病害控制
蘋果樹萌芽前清除果園銀葉病死樹、死枝,并燒毀、消減越冬菌源;春天檢查果園附近的楊樹和柳樹,發現子實體,用刀削除并用波美5度石硫合劑消毒。楊樹樁和柳樹干是重點檢查對象,這些部位可能出現子實體;冬天修剪后,燒毀剪下的枝條,不用作果園或房前屋后的籬笆,因為春雨后這些病枝可能出現子實體;傷口保護是防治此病的重要措施,用硫菌磷等內吸性殺菌劑或石硫合劑渣滓涂布傷口,防止感染;病樹用硫酸八羥基喹林治療有效;在栽培管理上加強肥水管理,使植株生長健壯,提高其抗病性。
葡萄白腐病
grape white rot
李知行
由白腐盾殼霉為害葡萄果粒、穗軸、葉片和新梢的真菌病害。1878年首先在意大利發現,中國1899年最早報道。
分布和為害
全球分布,以歐洲常降冰雹地區損失最大。目前為中國北方葡萄產區的嚴重病害,可使果實腐爛、成串掉落。華北黃河故道及陜西關中經常發生,病害流行年份,如不進行防治,損失可達60%。
果穗受害,癥狀最典型。果穗成熟前,病果粒略帶黃色,外觀不飽滿,病菌分生孢子器使寄主表皮層隆起,但不破裂,病果粒蒼白色。成熟的分生孢子器灰白色,病果粒最終脫落。高溫高濕環境,病菌自病粒經果梗蔓延至穗軸,破壞果穗。果梗發病最初呈青褐色長形細小病斑,如溫濕度適宜,蔓延整個果梗。穗軸發病,病斑下面的果穗很快干枯。病菌侵染前如果粒已干,不形成分生孢子器。尚未木質化的新梢受害形成潰瘍斑,潰瘍梢遇大風易折斷。葉片受害,多在葉緣產生淺褐色大型病斑,有不明顯輪紋,病斑上局部散生灰白色小點。以后病組織干枯破裂,病葉破損。
病因
病原物為白腐亞球腔菌[Coniothyrium diplodiella(Speq.)Saee.],屬子囊菌,座囊菌目,中國尚未發現。無性態為白腐墊殼孢,屬半知菌、球殼孢目。分生孢子器自角質層下的子座長出,褐色、球形,具孔口,底部的產孢區墊狀,一般無分生孢子梗,產孢細胞瓶梗型,分生孢子欖褐色或欖色,單胞、卵圓形,頂端鈍,基部平截。
侵染過程和病害循環
病菌生活史有寄生階段(較短)和在土壤內休眠階段(較長)。生長季節的后期,病果粒、穗軸和新梢脫落,病菌在土壤內進入休眠期。分生孢子器釋放的大量分生孢子可存活2~3年。干的分生孢子器經15年仍可釋放活的分生孢子。病菌多分布于1米深度以內的土層,土表至20厘米處最多,約占總菌量80%。夏季降雨,帶菌土粒飛濺到果穗,引起初侵染,冰雹和果園操作也起類似作用。病菌不侵染無傷口的果穗,冰雹造成的破傷最易引起侵染,但病菌可直接侵入穗軸和果梗。分生孢子在破傷果粒汁液中,或在滲有果粒滲出物的雨滴中經數小時(24~27℃)即可萌發并開始侵染,15℃以下侵染很慢,超過34℃,病害發生輕微。潛育期3~8天,如侵染新梢,需時較長。夏天暴雨后接著持續高濕,相對濕度95%以上和24~28℃的高溫,是病害流行的主要因素。如遇冰雹引起大量傷口病害尤其嚴重。中國北方果園,通常七八月雨季是病害大發生時期。其他國家植株生長初期雨水較多而后期雨水少,病害較輕,幼果粒較后期果??共?。
病害控制
防治白腐病的主要措施是:夏天高溫多雨或冰雹之后及時噴布退菌特、福美雙、百菌清或克菌丹;及時摘除最早出現的病穗,減少病菌的再侵染;由于初侵染源來自土壤,修剪時適當提高結果部位,使果穗不靠近地面,減少病菌侵染機會;采收、落葉和修剪后應立即清園;及時除草、綁蔓、摘副梢,使枝葉果穗之間通風透光,不利于病菌的蔓延而有利于噴藥保護。
MOA是什么啤酒?
MOA摩亞是享譽新西蘭的高端啤酒,也是世界頂級精釀啤酒品牌之一。MOA啤酒2003年誕生于新西蘭最大的釀酒地馬爾堡,“MOA”這個名字也起源于此。MOA是新西蘭獨有的已經滅絕的巨型恐鳥,在很久以前,創始人Josh
Scott常常把他釀的酒拿給在啤酒廠附近挖掘恐鳥骨頭的考古學家們品嘗,就算在醉醺醺的時候,考古學家們還是能夠找到恐鳥的骨頭。后來,Josh就把這款獨特的傳統手工精釀的啤酒命名為“MOA”。
除此之外,MOA摩亞還是一種純天然、高品質的啤酒,它只選用最優質的天然原料釀造,包括馬爾堡的地下泉水、著名的新西蘭Nelson、Cascade啤酒花,采取桶內熟化、瓶內發酵等方式人工釀造而成。
目前,
MOA摩亞因其卓越的品質逐漸成為各大世界性啤酒節的著名品牌之一,并贏得歐洲和美國縱多鑒賞家的賞識和喜愛,現在它已成為新西蘭到美國出口量最大的啤酒品牌。
關于《新西蘭啤酒廠》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