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啤酒和白酒工藝
那韓國燒酒怎么喝才好喝呢?
首先,我們可以選擇加雪碧的喝法,比例為1:1,燒酒加入碳酸飲料,汽水的汽都沒有了,酒就變得很平和,不嗆喉,就是甜甜的燒酒味道。
其次,我們可以加啤酒來喝,比例為2:1,適合買醉的人,啤酒的苦甘和燒酒的辣味很好入口,但是混合酒容易傷身。
最后,可以加黃瓜絲,會有淡淡的青瓜味道,很有清新感覺。同樣加入檸檬片的話,會讓燒酒很容易入口。
2. 白啤酒釀造工藝
1、釀酒原料不同
(1)ipa啤酒:只使用麥芽、啤酒花、酵母和水進行釀造,不添加任何人工添加劑。與工業啤酒相比,麥芽含量更多,啤酒花添加更多,所釀造出來的麥芽汁濃度更高。通常,精釀啤酒釀造時不需要太多考慮成本,多數會選擇上等的原料釀造而成。
(2)白啤酒:同樣使用麥芽、啤酒花、酵母和水釀造而成,但為了追求成本,更多用大米、玉米和淀粉等原料取代麥芽。這樣釀出的啤酒麥芽汁濃度非常低,口感偏淡。
2、發酵工藝不同精釀啤酒和工業啤酒的發酵工藝也有所區別:
(1)ipa啤酒:多為艾爾工藝,酵母在發酵罐頂端工作,浮在酒液的上方,發酵溫度一般控制在10-20℃。發酵罐通常較小,發酵結束后不進行過濾和殺菌處理。
(2)白啤酒:多為拉格工藝,酵母在發酵罐底部工作,沉在酒液的下方,發酵溫度一般控制在10℃以下。發酵罐較大,發酵結束后通常采用過濾和巴氏殺菌,增加啤酒的貨架期(保質時間)。
3、發酵時間不同精釀啤酒和工業啤酒除了發酵工藝有所區別外,發酵時間也有很大不同。
(1)ipa啤酒:因為不需要太計較成本,所以發酵時間往往不會特別重視,不會太多考慮時間成本。最傳統的精釀啤酒發酵時間可長達2個月,這樣啤酒發酵充分,麥芽汁濃度更高,風味更為濃郁。
(2)白啤酒:對工業啤酒而言,時間就是金錢,因此工業啤酒發酵時間通常只為7天左右,這樣發酵不會特別充分,導致麥芽汁濃度含量低,風味也更為清淡。
3. 啤酒和白酒的原料和工藝哪里相同
沒有可比性,但如果只是用酒精含量來確定,可以作一個簡單的計算。一般的白酒酒精含量即度數從30幾度到50幾度不等,但標準是濃香52度,醬香53度,即一斤(500mL)白酒中含純酒精260mL左右。現在的啤酒除特殊品種外,一般酒精含量為3.6度,那么四瓶啤酒即2000ML,折合純酒精為72mL,折合成白酒即是不到3兩
4. 啤酒有幾種釀造工藝
啤酒釀造主要原科大麥,經過制作麥芽,糖化,發酵等工藝釀成啤酒。
5. 啤酒和白酒工藝區別
釀啤酒用的只是酵母!
而釀白酒既要用到曲霉有得用到酵母,曲霉的作用是提供淀粉糖化的酶系,酵母則是利用糖化后糖類產生酒精!
一、啤酒
釀造原料:以大麥芽、酒花、水為主要原料,經酵母發酵作用釀制而成的飽含二氧化碳的低酒精度酒。
釀造工藝:屬于發酵酒,不需要經過蒸餾過程。
喝啤酒的好處:炎熱的天氣,喝一杯冰鎮啤酒,不僅清涼解渴,還可以開胃;適量喝啤酒可以補充多種微量元素和B族維生素,還可以預防癌癥;喝啤酒利尿,還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有利于新陳代謝;另外,啤酒可以助減肥也是經過科學家研究的。
缺點:有關研究證明,長期大量飲用啤酒會引起泌尿系統結石、萎縮性胃炎等疾病舊病復發或加重病情的危害。胃黏膜會在大量飲用啤酒后受損,出現消化性潰瘍和胃炎。特別注意,吃海鮮不要喝啤酒、海鮮不能和含維生素高的食物一起吃。
二、白酒
釀造原料:以曲類、酒母為糖化發酵劑,利用淀粉質(糖質)原料制作而成。
釀造工藝:蒸餾酒,在經過酒精發酵過程后需要進一步蒸餾。
喝白酒的好處:白酒中的成分很復雜,僅茅臺酒中的香味素就多達70余種,這些物質中有不少是人體健康所必需的。有失眠癥者睡前飲少量白酒,有利于安神助眠,并能刺激胃液與唾液分泌,起到健胃的作用。此外,適量飲用白酒還有通風散寒、舒筋活血的作用。
缺點:由于白酒度數較高,千萬別過量飲用,否則容易造成酒精中毒,損害肝臟和腦細胞;孕婦飲酒還會危害胎兒的健康。
6. 啤酒工藝有哪些
啤酒發酵分為兩段,這兩段所需溫度也是不同的
1.第一段為高溫發酵期,一般在8到12度之間,這個階段主要的作用就是讓啤酒酵母和啤酒酒糟起到發酵的作用,讓酵母盡快的完成糖轉化為酒精的過程
2.第二段為酒液低溫儲藏期,一般控制在0度左右,開始的時候是促使酵母遇冷沉降或者上浮聚集,利于酵母的回收處理,再者就是酒液的后成熟
7. 啤酒和白酒制作工藝區別
啤酒糟,大麥為原料,發酵后,剩余的蛋白質和酵母菌為主。所以蛋白質含量高。
容易腐敗。只能當蛋白飼料使用。
白酒糟,玉米、高粱為原料,發酵后,剩余的蛋白質,殘余的淀粉,稻殼。所以纖維素含量高。(如果以玉米芯為輔料代替稻殼,成分較佳)
白酒糟為固態,經過蒸餾的高溫,如果壓實、密封,不讓雨水等外來東西污染,保存一周沒有問題。
由于稻殼和酸度較高的緣故,豬的適口性較差,是牛的最佳飼料。
8. 啤酒和白酒工藝流程
發酵和后熟按以下工藝進行: 可在一個錐形罐中進行,既“一罐法工藝”;發酵在錐形發酵罐中進行,冷貯藏在錐形貯酒罐中進行,這就是兩罐法工藝。
同樣可行的方法還有:發酵在錐形罐中進行,而后熟和貯藏則在傳統貯酒罐中進行。一罐法工藝有以下優點:清洗消耗少,因只有一個容器必須清洗;轉入空罐時CO2損失少;酒損少,因沒有了管道中殘酒的損失;所需的工作時間少,因不用倒罐;節約能源,因不用倒泵。沒有氧侵入的危險。
從經濟角度和環境保護角度出發,必須回收CO2,只有在高溫后熟工藝中和較低壓力下才需要CO2(碳酸化處理)。每個罐子基本上都需要冷卻裝置。
9. 白酒和啤酒在發酵工藝上的差別
一般分為不含酒精飲料和含酒精飲料。 不含酒精飲料大致有以下幾類: 碳酸類飲料:是將二氧化碳氣體和各種不同的香料、水分、糖漿、色素等混合在一起而形成的氣泡式飲料。象可樂、汽水等。 果蔬汁飲料:各種果汁、鮮榨汁、蔬菜汁、國蔬混合汁等。 乳品飲料:鮮奶、發酵奶、調味奶 功能飲料:含各種營養要素的飲品,滿足人體特殊需求。 茶類飲料:大家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 咖啡飲料:速容咖啡、煮泡咖啡。 包裝飲用水:各種礦泉水、純凈水、蒸餾水等。 還有一些經常飲用的飲料如酸梅汁、綠豆湯等,如大家感興趣,不妨給他們歸歸類。 含酒精飲料酒的分類: 目前市場上含酒精飲料品種繁多,各種品牌琳瑯滿目。我們在這里按照制造工藝,把它們簡單地分一下類。按照制造工藝,目前的酒大都可納入這三類:釀造酒,蒸餾酒和配置酒。 1、 釀造酒 釀造酒是制酒原料經發酵后,并在一定容器內經過一定時間的窖藏而產生的含酒精飲品。這類酒品的酒精含量一般都不高,一般不超過百分之十幾。這類酒主要包括啤酒、葡萄酒和米酒。 啤酒是用麥芽、啤酒花、水和酵母發酵而產生的含酒精的飲品的總稱。啤酒按發酵工藝分為底部發酵啤酒和頂部發酵啤酒。底部發酵啤酒包括黑啤酒、干啤酒、淡啤酒、窖啤酒和慕尼黑啤酒等十幾種,頂部發酵啤酒包括淡色啤酒、苦啤酒、黑麥啤酒、蘇格蘭淡啤酒等十幾類。 葡萄酒主要以新鮮的葡萄為原料所釀制而成的。依據制造過程的不同,可分成一般葡萄酒、氣泡葡萄酒、酒精強化葡萄酒和混合葡萄酒等四種。一般葡萄酒就是我們平常飲用的紅葡萄酒、白葡萄酒和桃紅葡萄酒。氣泡葡萄酒以香檳酒最為著名,而且只有法國香檳地區所生產的氣泡葡萄酒才可以稱為香檳酒,而世界上其他地區生產的就只能叫氣泡葡萄酒。酒精強化葡萄酒的代表是雪利酒和波特酒。混合葡萄酒如味美思等。 米酒主要以大米、糯米為原料,與酒曲混合發酵而制成的。其代表為我國的黃酒和日本的清酒。 2、 蒸餾酒 蒸餾酒的制造過程一般包括原材料的粉碎、發酵、蒸餾及陳釀四個過程,這類酒因經過蒸餾提純,故酒精含量較高。按制酒原材料的不同,大約可分為以下幾種。 中國白酒。一般以小麥、高梁、玉米等原料經發酵、蒸餾、陳釀制成。中國白酒品種繁多,有多種分類方法。 白蘭地酒。是以水果為原材料制成的蒸餾酒。白蘭地特指以葡萄為原材料制成的蒸餾酒。其他白蘭地酒還有蘋果白蘭地、櫻桃白蘭地等。 威士忌酒。是用預處理過的谷物制造的蒸餾酒。這些谷物以大麥、玉米、黑麥、小麥為主,或加以其他谷物。發酵和陳釀過程的特殊工藝早就了威士忌酒的獨特風味。威士忌酒的陳釀過程通常是在經烤焦過的橡木桶中完成的。不同國家和地區有不同的生產工藝,威士忌酒以蘇格蘭、愛爾蘭、加拿大和美國等四個地區的產品最據知名度。 伏特加。伏特加可以用任何可發酵的原料是釀造,如馬鈴薯、大麥、黑麥、小麥、玉米、甜菜、葡萄甚至甘蔗。其最大的特點是不具有明顯的特性、香氣和味道。 龍舌蘭酒。龍舌蘭酒以植物龍舌蘭為原料釀制的蒸餾酒。 朗姆酒。朗姆酒是主要以甘蔗為原料,經發酵蒸餾制成的。一般分為淡色朗姆酒、深色朗姆酒和芳香型朗姆酒。 度松子酒。人們通常按其英文發音叫做金酒,也有叫琴酒、錦酒的,是一種加入香料的蒸餾酒。也有人用混合法制早,因而也有人把它列入配制酒。 3、 配制酒 配制酒是以釀造酒、蒸餾酒或食用酒精為酒基,加入各種天然或人造的原料,經特定的工藝處理后形成的具有特殊色、香、味、型的調配酒。 中國有許多著名的配制酒,如虎骨酒、參茸酒、竹葉青等。 外國配制酒種類繁多,有開胃酒、利口酒等。
10. 啤酒和白酒工藝哪個復雜
你這個問題基本不會有人給你一個所謂科學合理的解釋,因為你的題目太泛了,光一個白酒就可以分出十幾種香型,上百個品牌,再加上年份儲存可想而知能延伸出多少的品類來,同樣紅酒跟白酒也分產地,年份、葡萄品種等等,啤酒也分,三者一交叉想想都頭大。
同時你問題中的后勁大應該是指喝酒當時沒啥不適,還挺享受的,口感啥的挺好覺得沒事,但是酒后一段時間開始頭暈頭漲,甚至第二天頭疼腦裂的。
如果像你問的白酒100ml 紅酒300ml,啤酒500ml,這個我感覺你在比較酒精含量的問題對人體的影響,我覺得也是沒有比較的意義。
我試著給你個答復看你能明白你的問題為啥找不到答案不
首先你說的后勁大應該跟我上面說的感覺差不多的感受,針對這個后勁問題,每個人的感覺和身體承受度是不一樣的,拿我舉例,我喝啤酒3瓶就開始上頭犯困了,照酒精度數來看3瓶啤酒跟一杯1兩多點的53度白酒酒精含量差不多,但是我喝白酒差1杯還是挺好的,能喝到2杯差不多半斤,紅酒沒怎么去放開喝過,所以沒有發言權,這么看的話啤酒后勁應該比白酒大。
另外從另外一個角度分析,紅酒、啤酒這個口感要比白酒更容易接受,喝起來速度相對更快,自己的掌握節奏可能會出問題,但白酒你腦袋告訴你這玩意太烈了,辣喉嚨啊,慢著來,其實大家也是這樣的,比如喝啤酒和白酒同桌是都是1杯白酒對6杯或8杯啤酒。
所以更啤酒紅酒更容易超出你身體的承受能力,也就是更容易上頭。
最后來說,上頭的原因有很多,酒精肯定是主要,但是酒里面的醛類物質等也是引起上頭的重要原因,好的白酒控制在工藝上好所以相對不容易上頭,陳年老酒酒精分子經過陳年的儲存集合成了大的酒精分子,到人的身體后被分解然后吸收的時間更長,所以感覺好喝不上頭,這也是陳釀老酒貴的原因。
如果非要排出個123來,我的看法是啤酒、紅酒 、白酒這個順序,啤酒最容易上頭后勁大。
希望手打這么多能給你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