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各品牌啤酒的區別圖》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
本文目錄一覽:
啤酒各種類的區別?
根據麥芽汁濃度分類,啤酒分為——
低濃度型:麥芽汁濃度在6°~8°(巴林糖度計),酒精度為2%左右,夏季可做清涼飲料,缺點是穩定性差,保存時間較短。
中濃度型:麥芽汁濃度在10°~12°,以12度為普遍,酒精含量在3.5%左右,是我國啤酒生產的主要品種。
高濃度型:麥芽汁濃度在14°~20°,酒精含量為4%~5%。這種啤酒生產周期長,含固形物較多,穩定性好,適于貯存和遠途運輸。
根據酵母性質分類,啤酒分為——
上面發酵啤酒:是利用浸出糖化法來制備麥汁,經上面酵母發酵而制成。用此法生產的啤酒,國際上有著名的愛爾淡色啤酒、愛爾濃色啤酒、司陶特啤酒以及波特黑啤酒等。
下面發酵啤酒:是利用煮出糖化法來制取麥汁,經下面酵母發酵而制成。該法生產的啤酒,國際上有皮爾遜淡色啤酒、多特蒙德淡色啤酒、慕尼黑黑色啤酒等。我國生產的啤酒均為下面發酵啤酒。
根據啤酒色澤分類,啤酒分為——
黃啤酒(淡色啤酒):呈淡黃色,采用短麥芽做原料,酒花香氣突出,口味清爽,是我國啤酒生產的大宗產品。其色度(以0.0011摩爾碘液毫升數/100ml表示)一般保持在0.5ml碘液之間。
黑啤酒(濃色啤酒):色澤呈深紅褐色或黑褐色,是用高溫烘烤的麥芽釀造的,含固形物較多,麥芽汁濃度大,發酵度較低,味醇厚,麥芽香氣明顯。其色度一般在5~15ml碘液之間。
根據滅菌情況分類,啤酒分為——
鮮啤酒:又稱生啤酒,是不經巴氏消毒而銷售的啤酒。鮮啤酒中含有活酵母,穩定性較差。
熟啤酒:熟啤酒在瓶裝或罐裝后經過巴氏消毒,比較穩定,可供常年銷售,適于遠銷外埠或國外。
請問這幾種啤酒的口感分別怎樣,有什么不同?
純生貴點為保鮮度較高的啤酒口感好,非純生次之,價格便宜一點。
扎啤就是冰凍的純生。
青島口感略苦,回味麥香濃。百威啤酒麥芽度高,還有點木香味道。喜力啤酒較前兩種淡一點,沒什么雜味。
啤酒基本都是適合冰鎮后飲用,口感好。冰鎮后苦味變淡,麥芽香味更醇厚。
以上是個人簡介。
啤酒有哪幾種?有什么區別?
世界各地都有各自的啤酒地方特色,但從制作方法上分類,主要有窖藏啤酒(lager)和愛爾啤酒(Ale)兩類,同時也有具有其它地方特色的啤酒制法。
窖藏啤酒,也稱為拉格啤酒(lager),指的是那些使用較低的溫度發酵和儲藏的啤酒,起源於中歐/德國,英文名字lager也是從德語的lagern(貯藏)而來。拉格本身是一種啤酒釀造術語,指的是底層發酵或者說是下發酵,最大的優點是啤酒不易變質。來自德國班貝格的圣艾德 (啤酒)則屬於該類。
愛爾啤酒(Ale)的制作方法來源於不列顛群島。愛爾啤酒一般使用上發酵酵母(最普通的一種釀酒酵母),屬於頂層發酵的啤酒(愛爾,也稱作艾爾,即Ale,其實是一種啤酒發酵術)。但也有像英國福勒斯及威爾頓斯2家酒廠使用具有不明顯的上發酵酵母的特徵的酵母的特例。愛爾啤酒的特點是較高發酵溫度及因此帶來的比下發酵酵母更快的發酵速度。
愛爾啤酒的典型發酵溫度在攝氏15~24 °C(59~75 °F),酵母在此溫度下產生出大量的酯類及其它的一些特殊氣味,一些情況下會生產出有蘋果,梨,鳳梨,香蕉,梅子,李子味等水果味的啤酒。
在15世紀酒花從荷蘭引入英國前,「愛爾」這個名稱專指不使用酒花釀造的啤酒,這樣的使用在酒花引入後就不再適用了。
「正宗愛爾」一詞來源於1973年「爭取散裝啤酒運動」,該運動是為宣揚「采用傳統成分,在發酵容器經過2次發酵,不添加額外的二氧化碳。適用於瓶裝及桶裝的啤酒」。
司陶特和波特都是由烘焙過的麥芽或是大麥制成的黑啤酒,一般使用慢性發酵酵母釀造。這類啤酒有很多種類,比如波羅的海波特(Baltic porter),干司陶特(dry stout),帝國司陶特(Imperial stout)等。「波特(Porter)」的名字首見於1721年,是指一種流行於倫敦街頭和港口搬運工(porter)間的黑褐色啤酒。這種啤酒後來也被稱作司陶特(stout),但司陶特的名字早在1677年就有了。[25]司陶特和波特啤酒的歷史和發展是相互交織的.
Lambic(藍比克/蘭比克)啤酒是一種奇特的啤酒種類,規定必須使用30%以上的未發芽小麥,多數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附近釀造, Lambic啤酒發酵方式采以天然酵母來自然發酵,天然的野生酵母能將Lambic啤酒的糖份完全消耗,使得Lambic啤酒的口感產生很高的酸度,其復雜的酸度讓許多啤酒行家推崇不已.
啤酒有好多種啊~都有什么區別呢?
區別是,字不同,
呵呵,開玩笑的.是種類不同吧.
生啤酒沒經過二次發酵的.啤酒按生產方式可分為生啤和熟啤。生啤是指不經過傳統高溫殺菌的啤酒,這類啤酒一般就地銷售,保存時間不宜太長。因此,市場上很多生啤都是桶裝的。熟啤是經過滅菌處理的啤酒,保存時間較長。隨著啤酒釀造技術的逐步成熟,日本、美國以及歐洲一些國家的啤酒生產企業利用先進的無菌灌裝和低溫膜過濾冷滅菌技術,取代傳統的灌裝和加熱殺菌工藝生產生啤,使保存期更長的瓶裝生啤得以問世。今夏,幾大啤酒品牌紛紛推出瓶裝生啤,如“三得利”推出的純生啤酒保質期可達6個月,可隨開隨飲,為喜歡喝生啤的消費者提供了方便。可以說,瓶裝生啤提供了一個更有效、更安全的保鮮方式,同時帶來了生啤飲用的新概念。相比傳統啤酒,生啤口味更加純正、清爽,清醇透亮的金黃色澤和潔白細膩的泡沫,更讓人感覺滴滴新鮮的品質。
啤酒的定義:
啤酒(英文Beer,德文Bier,法文Biere):
是以大麥和其它谷物為原料,添加少量酒花,采用制麥、糖化、發酵等特定工藝釀制而成的,一種含有少量酒
精和充足的二氧化碳,具有酒花香和爽口的苦味,營養豐富、風味獨特的低度釀造酒。
二.啤酒發展簡史:
a)啤酒起源于4000—6000年前古埃及的尼羅河畔。
b)古代啤酒原形的特點:
i.利用空氣中的酵母自然發酵而成的濁酒。(今比利時、德國)
ii.不用酒花而用不同種類的香料和草藥。可加糖、檸檬、自加自飲。
c)最早使用酒花的國家是埃及和德國,直到十五世紀才確定啤酒需加酒花。
d)1850—1880年間:法國巴斯德確定了微生物的生理學觀點,得出了發酵的本質是由微生物進行的一
種化學變化的結論,并創立了巴斯德滅菌法。
e)1878年丹麥的漢遜氏確定了啤酒酵母的純粹培養法,冷凍機也開始應用。
f)啤酒是產量最大的酒種,美國最多(2300萬噸/年),消耗最多的是德國(180升/人年)
三.我國的啤酒工業發展:
a)1900年首先由俄商烏盧布列夫斯基在哈爾濱八王子建立第一家啤酒廠。
b)1903年由德商和英商投資各半,在青島建立了英德釀酒公司。
c)1910年英商在上海開辦斯堪的奈維亞啤酒廠,即上海啤酒廠前身。
d)1915年由民族資本家張某、郝某在北京開辦了雙合盛啤酒廠。
e)1920年山東人王某在煙臺建立了豐泉啤酒股份有限公司。
f)當今天下基本為青島啤酒、燕京啤酒、珠江啤酒三足鼎立。
四.啤酒的類型:
a)按原麥汁濃度分:
(1)營養啤酒:糖度:2.5~5BX° 酒精度:0.5~1.8%
(2)佐餐啤酒:糖度:4~9BX° 酒精度:1.2~2.5%
(3)儲藏啤酒:糖度:10~14BX°酒精度:2.9~4.2%
(4)高濃度啤酒:糖度:13~22BX°酒精度:3.5~5.5%
b)按所用的酵母種類分:
i.用上面酵母發酵的啤酒。
ii.用下面酵母發酵的啤酒。
c)按啤酒的色澤分:
i.淺色啤酒:以捷克的比爾森啤酒為典型代表。
ii.濃色啤酒:棕啤,紅啤。
iii.黑啤酒:以德國的慕尼黑啤酒為代表。
iv.綠啤酒:因添加螺旋藻而呈綠色。
v.小麥啤酒,又稱白啤酒,顏色淺黃,有脂香味。
d)以成品啤酒殺菌與否分:
i.鮮啤酒:未經巴氏殺菌即銷售。
ii.熟啤酒:經過巴氏殺菌即銷售。
iii.純生啤酒:成品啤酒經過超濾等方法進行無菌過濾,而不經過巴氏殺菌。
e)按包裝容器分:瓶裝、罐裝、桶裝啤酒。
f)以銷售渠道分:內銷酒、外銷酒。
g)特殊類型啤酒:綠啤酒、無醇啤酒(酒精2%以下)、甜啤酒、粉末啤酒、乳酸啤酒、果味啤酒、姜汁
暖啤酒。
五.啤酒的營養價值:
a)啤酒因營養豐富,素有“液體面包”的雅稱。在1972年墨西哥召開的世界第九次營養食品會議上,被推薦為營養食品。
b)啤酒除含有酒精和二氧化碳外,還含有多種氨基酸,維生素,糖類,無機鹽等成分。
c)1L原汁濃度為12BX°的啤酒,其熱量相當于770克牛奶或210克面包。人一天需要2986千卡熱量,每升啤酒可產生788千卡熱量,相當于成人每天需要熱量的1/4強,所以冬天飲用時可使身子暖和起來,改善末梢血管的供血狀況,防止凍瘡。
d)啤酒中含有多種維生素和17種人體日常所需的氨基酸,可成為菜和水果的代用品。
e)因人而宜,啤酒還具有一些醫療作用,啤酒中含有酒花素,有強心,鎮靜等功效,還可以開胃健脾,促進血液循環作用。
六.啤酒的飲用:
a)對一般人來說,每次控制在1L以下。
b)啤酒可用于佐餐或作為清涼飲料,但均宜在較低溫度下飲用。
c)佐餐時的啤酒,酒溫以14~15℃為宜。
d)作為消暑解渴的清涼飲料,則宜在10℃左右飲用,此時泡沫最豐富,細膩又長久,香氣濃郁,口感舒適。
參考資料/:
關于《各品牌啤酒的區別圖》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