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葡萄酒澄清工藝
本團回答:
????樓主的回答,我總結是三個問題,首先可以用雞蛋清澄清么?其次用多少量,怎么操作?
本團再延伸一個問題,自釀葡萄酒的澄清原則,一共三個問題:
1、自釀葡萄酒可以用雞蛋清澄清么?
??? 回答是可以,因為雞蛋清和酒中雜質反應并一起沉淀,通過過濾即可達到澄清的效果,實際上就是工業釀酒中“過濾劑”的原理。
2、用量如何?怎么操作?
??? 流傳比較多的說法是:20斤葡萄酒用一個雞蛋的清。而實際上要看葡萄酒的發酵程度,可以通過測量酒精度來得知。“20:1”的配量實際上是針對大多數人而講的,因為大部分自釀者都是用“鮮食葡萄不加酵母”的辦法來釀酒,發酵通常不完全,導致含糖量過多,加之過濾工藝不精準導致皮渣殘留,因此酒才會顯得很渾濁,對于這種程度的酒,這個量是一點也不為過的。如果自釀者沒有專業的儀器去測量酒度,也可以先加一個基準量,然后一點一點逐步加量觀察,每次加雞蛋清后要沉淀靜置一天,當沉淀不再增多時就說明是正好的用量。說明一下,雞蛋清要先接到容器中并且打散打勻,沉淀最后應靜置1個星期以上以充分澄清。
3、關于自釀酒的澄清原則
??? 如果發酵比較到位,并且過濾得較好,酒略微渾濁沒有關系,不必要非過濾。因為自釀者大多是依靠葡萄皮上的天然酵母發酵,能夠形成較好的酵母菌群,這些菌群富含營養物質,自釀酒又不是為了賣,稍微渾濁一點不要緊。如果就是想獲得澄清透亮的效果,也可以選用專用的葡萄酒清潔過濾劑,網上有賣的,上面有使用方法。
二、醬油按生產工藝分哪幾種?那種比較好?
醬油只有兩種分類:
釀造醬油
釀造醬油是用大豆和/或脫脂大豆,或用小麥和/或麩皮為原料,采用微生物發酵釀制而成的醬油。
釀造醬油又分高鹽稀態發酵工藝生產的醬油和低鹽固態發酵生產的醬油
配制醬油
配制醬油是以釀造醬油為主體,與酸水解植物蛋白調味液、食品添加劑等配制而成的液體調味品。只要在生產中使用了酸水解植物蛋白調味液,即是配制醬油。
釀造醬油 優于配制醬油
高鹽稀態發酵工藝生產的醬油優于低鹽固態發酵生產的醬油
三、吡蟲啉的生產工藝
3-甲基吡啶-N-氧化物(1)的制備 將7mL H2O、22.8g 3-甲基吡啶、80mL CHCl3和1.4g磷鉬酸依次加入反應瓶中,均勻混合,升溫至75℃,滴加47g 30%H2O2,滴畢繼續反應6h,脫苯、脫水,加50mL CHCl3,過濾,減壓脫溶得棕色液體,冷卻至20℃變為淺棕色固體,收率>90%。
2-氯-5-甲基吡啶(2)的制備 將0.25mol的(1)、0.37mol三乙胺及250mL CH2Cl2均勻混合后,在氮氣保護下滴加鄰苯二甲酰氯,滴畢保溫反應2h,抽濾,CH2Cl2洗滌,濾液脫溶,冷卻調pH值為6。餾出物分出油層,水層萃取,合并油層,干燥脫溶,得無色至淺黃色油狀液體25.9g,收率76%。
2-氯-5-氯甲基吡啶(3)的制備 將上步產物(2)0.15mol、苯8mL混合,于50℃滴加含0.1molSO2Cl2的苯溶液,2h滴完,加熱回流4h,脫溶。產率70%。
吡蟲啉(4)的制備 將乙腈10mL、N-硝基亞米唑烷-2-基胺(5)0.15mol、碳酸鉀7.2g、CsCl少許混合后,滴加溶有2-氯-5-氯甲基吡啶(3)0.1mol的乙腈溶液,加熱回流反應5h,過濾,用乙腈洗濾渣,合并濾液,脫溶得褐色固體,產率90%。
吡蟲啉也可用下述方法制備:以甲苯為溶劑,N-(2-氯-5-吡啶甲基)亞乙基二胺在室溫下與溴化氰作用,所得的環合產物于低溫加入濃硫酸中,然后滴加發煙硝酸,于0℃反應2h,得吡蟲啉。
四、稠酒與黃酒的釀造所用原料和釀造流程相差無幾,兩者的不同要點在哪?
稠酒和黃酒的釀造工藝是完全一致的,只是在醪糟和酒液的分離上有所不同。黃酒是通過壓榨過濾了發酵液中的固形物(混合物為醪糟),酒液澄清透明,而稠酒則是將發酵液中的固形物打碎仍然混合在酒體中,酒液渾濁,也稱濁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