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我國最早啤酒廠》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
本文目錄一覽:
中國最早釀造的是什么酒?
中國最早的麥芽釀成的酒精飲料:醴。
現已出土的最早成套釀酒器具:山東大汶口文化時期。
現存最古老的酒:1980年在河南商代后期(距今約三千年)古墓出土的酒,現存故宮博物院。
已發現的最早的蒸餾器:東漢時期的青銅蒸餾器(現藏上海博物館)。
最早實行酒的專賣:漢武帝天漢三年(公元前98年)。
酒價的最早記載:漢代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官賣酒,每升四錢。
記載酒的最早文字:商代甲骨文。
葡萄酒的最早記載:司馬遷的《史記·大宛列傳》。
最早的麥芽制造方法的記載: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
最早的藥酒生產工藝記載:西漢馬王堆出土的帛書《養生方》。
最早的賣酒廣告記載:戰國末期韓非子《韓非子》“宋人酤酒,懸幟甚高”。
白酒的起源、發展與中國酒文化
白酒又名燒酒或火酒。有些少數民族則稱其為阿剌吉酒,意為“再加工”之酒。 白酒是我國特有的一大酒種,它最早產生于釀造酒的再加工,因此要談白酒的起源還得從釀造酒說起。
一般傳說,酒是杜康發明的。過去有的酒廠還把杜康供作釀酒的祖師爺,連日本的清酒行業也把釀酒技師尊稱為“杜氏”。這種傳說的依據,可見于古書。如《事物紀原》載:“杜康始作酒”。但有的書如《世本》卻說:“儀狄始作酒醪,變五味,少康作秫酒”。少康即杜康,他要比夏禹時的官吏儀狄晚得多。據此,似乎是儀狄先造的酒了。《戰國策》說:“昔者,帝女令儀狄作酒而美,進之禹,禹飲而甘之……”。這里并沒有說儀狄先造酒,只是說他能夠釀出甜美的酒而已。其實,杜康、儀狄都只是掌握了一定技巧,善于釀酒罷了。正如大多數生產技術一樣,酒的創造和發展,也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在生活和生產實踐中不斷觀察自然現象,反復實踐,經無數次改進而來的。一般說來,白酒的由來可分下述三個階段。 1、 自然界造酒
自然界中的含糖野果是猿的食物,它們在成熟之后掉落下來,積集于坑洼之處,或者被猿摘下,將沒有吃完的野果放在石洼中,天長日久,這些野果被附在它們表皮的、空氣雨水中的或土壤中的野生酵母發酵,變成了香氣撲鼻、酸甜爽口的原始果酒。《篷櫳夜話》中有一段類似的記載說到了這一自然過程:“黃山多猿猱,春夏采雜花果于石洼中,醞釀成酒,香氣溢發,聞數百步……”。這種現象,推測在舊石器時代就被我們的祖先注意到了。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類開始學會了原始的牧業生產,在存放剩余的獸乳過程中他們又發現了被自然界中的微生物發酵而成的乳酒。在農耕時代前后,人類認識到野生植物的含淀粉種子(谷物等) 可以充饑,便搜集貯藏,以備食用。由于當時的保藏方法原始,谷物在貯藏期間容易受潮或受雨淋而導致發芽長霉,這些發芽長霉的谷物若繼續浸泡在水里,其中的淀粉便會受谷芽和野生霉菌、野生酵母菌等微生物的作用而糖化、發酵,變成原始的糧食釀造酒。另外,當有煮熟的谷物吃不完時,他們用樹葉等包蓋起來,或存放在樹洞等中,過后這些熟糧因受根霉、酵母等野生微生物的作用變成了“酒釀”。這是另外一種方式的原始糧食釀造酒的發現。
這一階段大概在7000至10000年前,由于自然界的作用造出酒來,逐步被人類所發現和認識。但人類還沒有去模仿、去有目的地利用自然界來造福。
農業生產開始以后,谷物有了富余,加上人類發現了原始的酒,嘗起來又香又甜,喝過后渾身發熱、精神興奮,有心人便開始模仿起來,有意識地讓谷物長霉發芽,用它來釀酒,從而進入了利用天然微生物造酒的階段。我國在很早以前就有了農業作物,從山東大汶口遺址出土的文物中發現有與甲骨文酒字形狀相似的尖底貯酒容器。由此可以推測這一階段大概始于6000年前。《淮南子》一書說:“清醠之美,始于耒耜”。耒和耜都是古代的農具。即美味可口的酒,開始于農業生產出現之時。而且5000年前的龍山文化時期就有了尊、斝、高腳杯、小壺等陶制的釀酒和飲酒的專用器具。因此,到夏代初期出現掌握一定技巧、能釀出香甜美酒的儀狄這樣的人,也就不足為奇了。
到商代,出現了專門的釀酒作坊。如鄭州二里崗及河北藁城臺西村就發現了商代釀造作坊的遺址,釀酒技術也有了發展。由此,谷芽(蘗) 和長霉的谷物(麹) 的利用開始分家。《尚書說命篇》中有“若作酒醴,爾惟麹蘗”的論述,反映了當時已用糵來制造糖化度高、酒化度低的醴,用麹來釀造酒化度較高的酒這種狀況。
到周朝,統治階級不但設置了專門掌管釀酒的官職,如“酒正”、“酒人”、“漿人”、“大酋”等,對釀酒的要點也作了經驗總結。《禮記·月令仲冬》中便有記述:“仲冬之月,乃令大酋,秫稻必齊,麹蘗必時,湛 必潔,水泉必香,陶器必良,火齊必得,兼用六物,大酋監之,無有差貸”。意思即是在冬季到來之后,酒正向大酋發出命令,把優質均勻的高粱和稻米準備好,及時提供新鮮的麹糵,糧谷的浸泡和蒸煮要注意清潔衛生,用水應選擇純凈的好水,釀酒器具必須精良,火候(發酵溫度) 要控制得當,大酋要加強監督管理,把這六件事都做好,就能做出好酒來。這些要點即使從現代的釀酒工藝要求來看也是較為全面的,可以說這是世界上最早的釀酒工藝規程。
由于醴的酒度低,口味淡薄,因此逐漸被淘汰,而用麹(qu )釀造的酒卻日漸得以發展。秦漢以后制麹技術有了很大進步,麹的品種迅速增加。僅《方言》中記載的就有近10種,釀酒技術也隨之提高,風味各異的釀造酒在各地紛紛出現。北魏人賈思勰在《齊民要術》中系統地、詳細地總結和記述了當時的各種制麹方法和釀酒工藝,后人也有不少關于制麹釀酒的記述……。
總之,在這一階段,我國古代的勞動人民已通過對自然現象的模仿、實踐,不斷總結改進,掌握了制麹釀酒的基本規律,已經能夠比較有效地去利用天然微生物來釀酒了。
啤酒什么時候傳入中國的?
19世紀末,啤酒輸入中國。當時中國的啤酒業發展緩慢,分布不廣,產量不大。
1949年后,中國啤酒工業發展較快,并逐步擺脫了原料依賴進口的落后狀態。1979年產量達到510l,1986年產量達到4000l。中國的啤酒于1954年開始進入國際市場,當時出口僅0.3l,到1980年已猛增到26l。
擴展資料:
歷史來源
巴黎盧浮宮博物館內的“藍色紀念碑”上,記錄了公元前3世紀巴比倫的蘇美爾人以啤酒祭祀女神的情形。其實,啤酒的發明者是蘇美爾人。
公元前6000年前,居住在美索不達米亞地區的蘇美爾人,他們用大麥芽釀制成了原始的啤酒,不過那時的啤酒并沒有豐富的泡沫。
大約在公元前3000年前,波斯一帶的閃米人學會了制作啤酒,而且他們還把制作啤酒的方法刻在板上,獻給農耕女神。公元前2225年,啤酒在古巴比倫人中得到了普及,他們用啤酒來招待客人。那時候古埃及人和古巴比倫人注意到了啤酒的藥用價值,紛紛用啤酒制作藥物。
公元4世紀時,啤酒傳遍了整個北歐。啤酒種類開始變得豐富,其中英國人用蜂蜜和水混合釀制而成的蜂蜜酒是比較有名的一種。英國出現的一種黑啤酒也非常有名,與現代的黑啤酒已經很相似。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啤酒
中國最早的啤酒始于哪一年?
人類最先學會釀造的酒:果酒和乳酒。
我國最早的麥芽釀成的酒精飲料:醴。
我國最富有民族特色的酒:黃酒和白酒。
我國最早的機械化葡萄酒廠:煙臺張裕葡萄釀酒公司。
我國最早的啤酒廠建于1900年,哈爾濱。
我國第一個全機械化黃酒廠:無錫黃酒廠。
記載酒的最早文字:商代甲骨文。
最早的藥酒生產工藝記載:西漢馬王堆出土的帛書《養生方》。
葡萄酒的最早記載:司馬遷《史記·大宛列傳》。
麥芽制造方法的記載: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
現存最古老的酒:1980年在河南商代后期(距今約三千年)古墓出土的酒,現存故宮博物院。
目前產量最大的飲料酒:啤酒。
目前國產價格最貴的酒:茅臺酒。
傳說中的釀酒鼻祖:杜康、儀狄。
最早提出釀酒始于農耕的人:漢代劉安《淮南子》,“清盎之美,始于耒耜”。
最早提出酒是天然發酵產物的人:晉代的江統《酒誥》。
現已出土的最早成套釀酒器具:山東大汶口文化時期。
現已出土的最早的反映釀酒全過程的圖像:山東諸城涼臺出土的《庖廚圖》畫像石。
已發現最早的蒸餾器:東漢時期的青銅蒸餾器(現藏上海博物館)。
最早的釀酒規章:周代,見《禮記·月令》。
古代學術水平最高的黃酒釀造專著:北宋朱肱的《北山酒經》。
最早記載加熱殺菌技術:北宋《北山酒經》。
古代記載酒名最多的書:宋代張能臣的《酒名記》。
古代最著名的酒百科全書:宋代竇蘋的《酒譜》。
最早的禁酒令:周代的《酒誥》。
最早實行酒的專賣:漢武帝天漢三年(公元前98年)。
酒價最早記載:漢代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官賣酒,每升四錢。
最早的賣酒廣告記載:戰國末期韓非子《宋人酤酒》:“宋人酤酒,懸幟甚高”,幟:酒旗
中國第一瓶啤酒和第一瓶葡萄酒產在哪里?
中國第一瓶啤酒產地黑龍江哈爾濱(1900),中國第一瓶葡萄酒產地河南商丘民權葡萄酒廠(1958)。尼克松訪華喝的就是“民權”葡萄酒!!!
關于《我國最早啤酒廠》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