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照煙臺威海三個沿海城市哪一個適合養老居住?
我老家是日照的,在威海生活了十七年,煙臺也經常去,非常有資格回答你這個問題。從氣候上說三個城市差別不太大,就是煙臺威海冬天雪多,春天風大,對于雪多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有人喜歡有人不喜歡,沒法下定論;從空氣質量上說威海好于煙臺,煙臺好于日照,但三地在北方都算是空氣質量比較好的,日照幾個鋼鐵廠確實對空氣質量有影響,但只要治理到位也不能算大問題,上海還有有寶鋼呢;從經濟總量上說煙臺大于威海,威海大于日照;從人均收入上說威海最高,日照最低;從交通區位上說日照最優,威海居于半島最東端,交通劣勢最明顯;從發展前景上說日照適合發展成工業制造業城市,威海適合發展成度假旅游養老會議型城市。三個地方都獲得過聯合國人居獎,都是國家衛生城市,都是國家文明城市,獲獎順序基本是威海、煙臺、日照,也差不了幾年,在這方面就不要爭執了。打個比方,煙臺是大家閨秀,威海是小家碧玉,日照則是個黃毛丫頭,養在深閨人未識,但將來必有驚艷的表現!三個地方我都喜歡,要相互取長補短,不要地域黑。
我一個威海人建議去煙臺
分析一下:
青島:大都市,繁華,經濟發達,但是養老不建議,因為青島南向海,空氣潮濕不舒服,環境不如煙威好(這一點不要爭,我了解這三個城市,青島不論空氣還是衛生環境都不如威海煙臺,雖然差別不大,但是還是有差別)
煙臺:大城市,繁華,土豪多,北向海,海邊絕對不潮。百姓生活的物價比威海低,小吃豐富,醫療基礎比威海好
威海:全國海岸線最長的城市,環境最好(空氣,衛生,海水都是最好)和煙臺一樣,威海也不潮濕(威海南海除外),最大的好處是漂亮到處都好看,來威海心情會莫名好很多,但是百姓生活物價高(吃的方面),城市小,醫療水平比煙青差一點(養老很多人要考慮這一點)離煙臺很近,所以可以選擇煙臺,貪玩的偶爾來威海也就算是串個門一樣簡單。
二、想過幾年去山東定居,威海、煙臺、濰坊哪里合適?
哈哈哈哈,這個問題我絕對有發言權。我是濰坊的,一個發小取了個威海媳婦全家人都在威海定居了,夫妻倆都是公務員。我媳婦一閨蜜嫁到了煙臺,自己辦了一個小的鑄造廠,效益也挺好好。我跟媳婦孩子每年夏天都煙臺威海轉一圈,客觀的評價一下,濰坊物價便宜,房價非常便宜,均價8000左右。生活節奏不快,并且濰坊也是沿海城市,漁業資源也還可以。濰坊整體經濟不錯,應該超過威海了,但是基本上都是重工業帶動起來的,所以濰坊的氣候越來越差,跟威海沒法比。濰坊人比較善良,比較好交往。再說煙臺,我對煙臺實在沒什么好感,市區破舊不堪,道路質量也差,市區空氣質量也不也怎么樣,煙臺人呢也各個牛哄哄,但不得不說,經濟確實好,外來人口多,就業機會也多,房價中等,12000左右吧。威海就比較厲害了,我個人特別喜歡的城市,環境太好了,生活節奏非常慢。經濟稍微差一點,做生意啥的大環境沒有煙臺好,物價呢卻不低,房價環翠區接近18000,但非常適合居住。總結:要做生意首選煙臺,要居住首選威海,同時兼顧就來濰坊。
濰坊房價低的原因是收入低!我就是濰坊人在淄博工作,淄博的房價很高普遍一萬多,曾經想讓孩子回濰坊工作,自己退休了直接回老家去。但是孩子在淄博長大,在煙臺讀完大學,本來想在煙臺買房居住,孩子不喜歡那邊的冬天雪多風大寒冷,夏天的潮濕。再說了同學朋友還是淄博熟悉,人緣在以后得工作生活中不可忽視。所以孩子堅持在淄博找了工作,第一年收入每月7000,淄博年輕人月收入超過5000的比比皆是。問了濰坊那邊的工資,基本都是3000左右,濰柴的高些。房價高低是和市場一致的,如果老百姓沒有足夠的購買力,那么太貴的物價根本不行。
不管在哪里居住養老,哪里適合自己就可以,哪里方便就可以。年紀大的人盡量和孩子在一個城市,盡量在有熟人的地方,老年人不想離鄉背井都是有現實原因的。現在山東的每一個城市都很注重環保,淄博的藍天白云也不是奢侈品了,環保力度很大,許多做化工的朋友都跑來了濰坊壽光北邊。
濰坊是我的家鄉,經濟發展很快,好幾個縣級市都很厲害。淄博是我的第二故鄉,也是有山有水有美食的地方,住在這里也很悠閑。總之有錢的人在哪里居住都不錯,貧窮的人在哪里都談不上太幸福。做大城市的底層人不如做小城市的上層人。
山東的幾個地級市都差不多,各方面都不錯。在家鄉工作生活就很好。人一輩子,圖個啥?悠閑自在,天倫之樂。
三、煙臺以后的發展規劃怎樣?
目前煙臺市發展最活躍的區,經濟數據最好的區,交通道路等城市規劃最科學合理的區,應該是開發區。開發區也應該是除了芝罘區之外其他區的學習榜樣。有些人可能會認為,開發區有錢,當然發展規劃建設得好。但是試問一個發展規劃不好的區,拿什么招商引資,沒有招商引資拿什么資本來發展規劃。有些人可能認為開發區企業比較多,勢必會對空氣造成污染,但其實開發區很少有高污染企業,并且開發區目前大部分企業集中在區域西部,東部一直到夾河沿岸全是居住區,靠近海邊的區域城市規劃以及環境不比萊山差。另外芝罘區環芝罘灣的老城區,是煙臺的靈魂所在,也是煙臺的名字發源地,這一區域的發展規劃其實也不錯,雖然有老舊建筑影像了美觀,但是文化、商圈等方面其他區模仿不來,所以煙臺賦予芝罘區的定位也不同,現在以及將來芝罘區就是文化、特色旅游、金融商業CBD的集合地帶。另外萊山區,萊山區應該是煙臺富人扎堆居住的區域,以濱海路、觀海路這有山有海的兩條路最具代表性,但是萊山區目前規劃最好的區域也就是這一區域了,過了港城大街再往南,規劃建設和芝罘區南部差不多。再往南就是高新區和牟平區,高新區如果招商引資做得好,未來可以比肩開發區。牟平區未來主打的規劃板塊還是高速以北的沿海板塊。
如有不同看法,歡迎留言一起探討。
說說發展方向的問題:煙臺市區地理位置,往東比不過威海榮成,往北比不過蓬萊,處于一個尷尬的境地。就地貌而言,山地眾多,市區狹窄而長,道路擁堵,不利于建設大都市。就區域位置而言,煙臺市區在整個煙臺地區的東北部,過于偏僻,不利于統籌發展,導致萊州等地歸屬感低。那么當初為什么要發展這個地方呢?主要是因為港口,煙臺港城,因港而興,芝罘港口條件優越,加上舊社會交通不便利,所以就依港而建了。但現在時代不同,交通發達了,城市和港口不需要離得太近,反而適當遠一些更好。回歸主題,參考第一句,煙臺應該向哪里發展就很明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