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注定是不同尋常的一年,中國自春節開始持續受新冠肺炎病毒疫情的影響,世界其它國家也陸續受到波及,甚至更為嚴重的疫情**就在全世界的眼前。
1·為了應對疫情,全國人民自發的暫停了一切正常的生活和工作,這其中民生之本的餐飲業受到的沖擊最大,而精釀啤酒作為餐飲行業的一部分,也一樣全面停滯。
2·疫情當前,中國精釀啤酒人一方面全力支持對抗疫情的工作,一方面都采取了各種方法自救。雖然沖擊顯而易見,但我們若能夠客觀理性的分析行業特點,了解各自企業自身優缺點,主動求變,沒準這是一個變困難為機遇呢。
3·BeijingBrew作為中國發起時間最早的精釀啤酒展會的升級,BeijingBrew組委會成員自2012年就一直耕耘在行業的前線,其中北京自釀啤酒協會會長孟路,和現任大師杯主委會主席、北平機器主理人、北京眾和合展覽公司執行董事李威,都有著深厚的從業底蘊和觀察,他們對目前的疫情狀況有積極的判斷和觀點,我們認為應該分享給大家。
就目前來看,疫情對于北京自釀啤酒協會的工作影響還是巨大的。北京協會的“月度分享會”,“爬吧奪寶”,“積極公民會議”,“技術培訓”,都處于停滯狀態。包括協會主辦的BeijingBrew,也被迫延期了。
4·何為困難與機遇并存?如果你回頭看看中國精釀啤酒行業的發展軌跡就明白了,中國精釀在中國崛起就是這么短短的8-9年,從最初的家釀運動到現在初具規模的行業體系構建完成,發展的勢頭非常猛烈,但是這里面也存在著野蠻生長問題,趁著疫情期間這段難得調整期,整個行業都應該好好反思這幾年歷程的得與失。
5·這幾年不斷籌建的各種小型精釀酒廠,有一些投資是不理性的,對風險的評估不夠,導致很多小型精釀酒廠舉步維艱,這個教訓很深刻的。
6·另外,中國精釀行業技術隊伍還是相對薄弱的,這一塊兒從一開始就沒有得到足夠重視,現在中國精釀啤酒行業發展步伐這么快,導致發展速度與技術隊伍不匹配,這些都是需要我們不斷去調整的問題。
7·每一次大事件,都可以成為一個行業的契機。最近有幾個知名運作電商的企業找到李威探尋疫情后的合作,這都能反映出線上的需求力。從消費場景看,原來喝酒都是酒吧餐吧,這個主旋律不會改變,但是社區商業與營銷模式的結合日后可能會搶走一部分份額,轉變就是契機,而且應該是全方位的,所有人都一定要有這種提前意識,主動求變,才有機會。
8·截止目前,確診傳染人數將近8萬人,估計還會有增長,且有全球化蔓延的趨勢,這個情況的嚴重程度是2003年的SARS病毒官方數據的10倍以上,沒人能保證6、7月份疫情能被完全控制住。而比起國內的形式,反而現在的國外情況更讓人擔心,像韓國和伊朗形式非常糟糕,世衛組織已經把新冠肺炎全球風險級別提高為“非常高”,更糟糕的是國外疫情才剛剛開始,想很快控制非常難。
9·持續多個月的疫情對人的心理沖擊是非常大的,疫情過后,每個人都進行心理干預治療是不現實的,那么自行修復心理沖擊是需要很長一段時間的,參考非典疫情情況,再看今年政府在疫情防控方面的能力和投入手段,組委會完全有信心相信中國在8月份能夠恢復全國各地的展覽會舉辦。
總結···疫情下的中國精釀啤酒行業何去何從,大批行業里知名企業、專家學者、行業協會、行業媒體、營銷大師等分享他們經驗與知識,希望能對中國精釀啤酒行業提供一些參考意見,希望今年迎來中國精釀新的拐點,最后,希望疫情過后,中國精釀啤酒行業越來越好,大家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