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含了一個什么成語?《造酒忘米》
造酒忘米》
明.江盈科
原文:
一人問造酒之法于酒家。酒家曰:“一斗米,一兩曲,加二斗水,相參和,釀七日,便成酒?!逼淙松仆瑲w而用水二斗,曲一兩,相參和,七日而嘗之,猶水也,乃往誚酒家,謂不傳與真法。酒家曰:“爾第不循我法也?!逼淙嗽唬骸拔已瓲柗?,用二斗水,一兩曲?!本萍以唬骸翱捎忻酌??”其人俯首思曰:“是我忘記下米!?!?
噫!并酒之本而忘之,欲求酒,及于不得酒,而反怒怨教之者之非也。世之學(xué)者,忘本逐末,而學(xué)不成,何異于是!
譯文:
有一人向一家做酒的人家請教釀酒的方法。酒家告訴他:“一斗的米,加上一兩酒引(酒藥子),再加上二斗的水,相互摻和,這樣過了七天,就變成酒了”
然而這個人比較健忘,回家后用了二斗水,一兩酒引,這這樣摻和起來做酒了,過了七天后嘗一嘗,還跟水差不多,于是就跑過去責(zé)怪酒家,說人家不教他真正的釀酒之法,酒家說:“你只是沒有按照我說的方法去做呀。”這個人說:“我是按照你說的做的:用二斗水,一兩酒引子?!本萍覇査骸懊追帕藳]有?”他低下頭想了想說“是我忘記放米了!”
哎!連酒最基本的東西都忘了,想要自己釀酒卻釀不出酒,反而生氣怨恨教他方法的人的不好。當(dāng)今世上的不少求學(xué)的人,忘記去打基礎(chǔ),而想著一步登天,結(jié)果什么也學(xué)不到,不跟這個人是一樣的嗎?
注釋:于:在.嘗:品嘗.猶:還是.循:按照.
寓意:求學(xué)的人不可只想著直接一步登天而忘記去打基礎(chǔ),結(jié)果會什么也學(xué)不了.
道理:告訴人們求學(xué)不能只想著一步登天而不打基礎(chǔ),否則,會什么都學(xué)不到的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作文。大師說,每一個人都有他的潛力,就如每一粒米都有它的潛力一樣。有人問,
寂寞是一種修行
一位西方哲學(xué)家曾經(jīng)說過:“世界上最強的人,也就是最孤獨的人?!薄爸挥凶顐ゴ蟮娜?,才能在孤獨寂寞中完成他的使命?!庇纱丝梢?,只有那些甘于寂寞的人,才能發(fā)揮最大的潛力,完成偉大的事業(yè)。
在很多人眼里,寂寞就像是深夜孤獨開放的玫瑰花,沒有人在意欣賞,只有獨自一人品嘗著落寞的滋味。因此,世間總有一些人耐不住寂寞,心被物欲橫流的社會所誘惑,于是,他們離開了寧靜的書屋,一頭扎進(jìn)了五顏六色的染缸之中,最終一世碌碌無為,甚至一生的清白湮沒在了風(fēng)塵之中。
對另外一些人來說,寂寞卻是成功的催化劑,是一種修行。就像是崖間不斷滴落的水滴,只有忍受著年復(fù)一年,日復(fù)一日的寂寞,才能穿透堅硬的磐石;就像是枝頭懸掛的蟲蛹,只有忍受了狹小空間的寂寞,才能化作蝴蝶在花間翩躚起舞。
古語說:“居不幽者志不廣,形不愁者思不遠(yuǎn)。”可見,有志者需要擺脫虛浮和繁雜,心靈才能得到凈化,思想才能如同展翅翱翔的雄鷹自由地飛翔在天際。從古到今,有許多學(xué)者名流,沉潛書齋,甘于寂寞,耐得住清苦,“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最終有所成。像《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在瓦灶繩牖,四壁如洗,舉家食粥酒常賒的困頓下,仍舊甘于寂寞,于悼紅軒中披閱十載,增刪五次,才寫出了光耀千古的偉大巨作,真可謂是“字字看來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尋?!薄?/p>
“古來圣賢皆寂寞”,古人尚且如此,今人也是一樣的。
以“帝王系列”三部曲聞名的著名作家二月河,曾經(jīng)一個月內(nèi)接待過400多名記者,用他的話來說“整個屋子活像一個鬧市”。這使他很難靜下心來搞創(chuàng)作,醞釀很久的長篇歷史小說至今沒有動筆。他對記者說:“希望社會上的干擾少一點,我不想洶涌澎湃,我只想靜靜地流淌?!?二月河說得真好?!办o靜地流淌”就是要甘于寂寞,遠(yuǎn)離喧囂熱鬧之地,只有如此才能發(fā)揮自己最大的潛力,才能寫出更好的作品。
“路漫漫其修遠(yuǎn)兮”,當(dāng)一個人走在旅途之中,只有忍受住了寂寞的煎熬,才能夠拂去沾染在心中的塵埃,屏氣凝神,集中精力,專注于自己鐘愛的事業(yè),發(fā)揮潛力、超越自己,才能在一個黎明時刻,到達(dá)自己人生的巔峰,品嘗到人生真正的滋味,成就不朽的功業(yè)。
(評點)
此文圍繞材料所揭示的“寂寞”催生“潛力”這一主題展開,用典隸事貼切穩(wěn)妥,例證與抒情論說相結(jié)合,顯示了作者成熟的寫作能力與情理兼攝的文思特點。文章開始即引用了西哲名言以點明題旨,其后以抒情化的語言論述了對待寂寞的不同態(tài)度導(dǎo)致的迥然不同的人生路徑。又分別以兩句古語引出了古今兩則例證,最后同樣以《離騷》名句作結(jié),收束全篇。文章構(gòu)思行文及結(jié)構(gòu)形式上的一大特點即為對于名言古語的格式化運用,不僅以濃縮精煉的方式點明了文意的起承轉(zhuǎn)合,而以提綱式的設(shè)置構(gòu)造了文章的整飭感與規(guī)范感。這一點,在考場作文中尤為值得學(xué)習(xí)、借鑒。
試題分析:在審題立意的時候,要把握住材料中有關(guān)鍵信息的句子,從中提煉出自己的立意。幾元錢一斤的大米會成為幾十元、幾百元甚至上千元的酒,這是大米的潛力,從中可以知道,大米如此,人也是一樣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潛力。大米要釀成酒,需要讓米與外界隔絕,隔絕外界的喧囂與繁華,因此在生活之中,誘惑能夠迷人心智,人要學(xué)會拒絕誘惑。最終大米釀成了美酒,是黑暗、孤獨、寂寞、沉靜“釀”就了它的潛力,由此可知,只有甘于寂寞,人才能發(fā)揮自己最大的潛力。
通讀材料,我們可知最后一句是主旨句,因此從中提煉的立意才是最佳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