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大梁山啤酒創建于1980年。優良的水質,獨特的工藝……讓大梁山啤酒紅遍浙江東南角。
進入21世紀以來,作為全國的啤酒生產與消費大省,因為缺乏有效的管理和品牌意識,浙江省的啤酒企業紛紛被洗牌兼并,幾乎處于全軍覆沒的境地,大梁山啤酒也不例外。2002年,大梁山啤酒被重慶啤酒兼并;2013年,重慶啤酒又被丹麥嘉士伯兼并。
丹麥嘉士伯是世界著名的釀酒集團,距今有170年的釀造歷史,以釀制工藝精良著稱,在43個國家和地區有67個釀酒廠,產品銷往全球150多個國家和地區。然而,受全球經濟低迷的影響,從2015年開始,嘉士伯實行戰略收縮政策,大梁山啤酒再次被推到風口浪尖。
寧波大梁山啤酒董事長王林根說,讓“大梁山”這一歷經37年成長、深深植根于寧波本土的自主民族品牌消亡,還是讓它重振雄風,這是擺在寧海人和大梁山人面前亟待解決的一道艱難命題。
逆流而上在精釀上大做文章
經過大浪淘沙,我國的啤酒行業得到了快速的發展,目前已經超越美國,躍居世界第一啤酒消費大國,但受世界經濟退縮的影響,2016年6月我國的啤酒產量同比下降6.6%。那么,寧波大梁山啤酒能否接棒嘉士伯?接棒嘉士伯后能否突破眼前的困境?王林根說,經過市場調研后,大梁山人認為,從民營到國企性質的股份公司,再到外資合資企業的身份演變,大梁山啤酒的多變經歷,也讓大梁山人學到了一定的本領,使接棒嘉士伯后的大梁山既具備民營企業的靈活性,又在管理上趨于科學和規范,同時,在釀制工藝上更加精湛和完美。
2016年8月,大梁山啤酒逆流而上,果斷接棒嘉士伯,回購了嘉士伯手中的70%股權。經過3個月的磨合整頓,大梁山啤酒以全新的面貌出現在公眾視野。大梁山啤酒在避開“行業同質化競爭”上確立了自己的市場定位,顯現自己的特色和風格,并在精釀上大做文章,使大梁山啤酒涅槃重生。
有識之士指出,大梁山啤酒此舉,不僅體現了國人對民族品牌保護與追求的意識,體現了國人敢于拼搏的氣魄。從另一個側面也反映了寧波商人堅韌不屈的精神。
這次大梁山啤酒推出的紅啤酒,就是一次成功的試水。該款啤酒不僅保持了傳統啤酒的特點,而且口感更好,更能體現現代人既追求酒的爽味,也追求健康的消費理念。紅啤富含人體所需的營養物質,有“黑牛奶”的美稱。
重啟征程全自動易拉罐生產線啟動
2016年11月23日,大梁山啤酒在寧海生產釀造基地工廠內舉辦了“全自動易拉罐生產線啟動暨全新產品發布儀式”。這一場別開生面的發布會,以參觀生產線、在車間現場“冷餐會”品鑒新鮮的各品類啤酒的形式呈現。活動除邀請了相關政府部門、相關社會單位以及近400名經銷商客戶參加外,還邀請了長期與大梁山啤酒進行技術合作的德國啤酒釀造專家到場。在活動儀式上,大梁山啤酒宣布了新近投產的全自動易拉罐生產線正式啟動,同時,對外正式發布了全新品牌形象和一系列新產品。
此次活動標志著大梁山啤酒的全新亮相。從8月16日,即大梁山股權全資回購,大梁山啤酒重新回歸寧波本土后,通過短暫的3個月時間,完成了內外部整合。至此,一個歷經36年成長,深深植根于寧波本土的啤酒品牌迎來了全新的發展征程。
11月23日上午9點19分,隨著寧海縣副縣長王輔橡和公司董事長王林根共同按下生產線按鈕,一條年產能可達到10萬千升的全自動化易拉罐生產線隨即啟動。一瞬間成千上萬聽易拉罐啤酒從生產線上灌裝、流動、包裝,有條不紊,一氣呵成。
回購3個月以來,大梁山啤酒已形成未來5年全新、清晰的企業發展戰略,而與之匹配的,是啟動全新的品牌戰略。全新的品牌形象和新產品發布,標志著大梁山啤酒重塑品牌形象的啟動,是從既往的本土區域品牌向更長遠、更廣闊市場邁進的新階段。重塑品牌形象,將著力把大梁山啤酒打造成為一個具有親和活力,敢于夢想、敢于創新、敢于拼搏、敢于去實現、且極具時代特征和個性的品牌。
再次騰飛新品紅啤釀出獨有的紅
經過3個月的發展,此次全新產品發布儀式正式發布亮相的既有原經典系列大梁山7度的更新換代,也有針對年輕消費群體的v系列產品、原漿產品等。另外,具有鮮明特色的創新性產品——紅啤也亮相此次發布會。
區別于目前寧波周邊區域廣受歡迎的以7度為主的淡爽型啤酒,紅啤是麥芽度9°p,酒精度3.3%vol的濃色啤酒。從釀造的工藝上講,可以稱得上“釀造師的啤酒”。
“好水+好原料+用心”,才能釀出醇香、純正又健康的美酒,紅啤更是如此,其所有的原料都是優中優選。在原材料上,紅啤采用的麥芽是進口自在充裕的陽光下生長的澳洲大麥,同時采用了無添加的釀造工藝,完全依靠結晶麥芽,使其擁有了紅色的特點。更值得一提的是,大梁山啤酒精選了來自美國的莫沙怡酒花,賦予了紅啤其高貴典雅偶的氣息。
作為一個新的啤酒品類——紅啤是如何誕生的呢?釀造師們雖然身經百戰,擁有豐富的釀造經驗,但如何釀造一款既符合廣大消費者口味又滿足消費者個性化需求的啤酒,仍然具有一定的挑戰性。大梁山啤酒的研發團隊通過反復試驗,并對每一批出酒都嚴格監控和檢驗,同時反復測驗紅啤的色澤、口感,才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配方。從對釀酒材料選取嚴格把關、各種原料嚴格按照配方比添加釀造和釀造過程中對發酵溫度的把控等,到釀造后期在酒液中按比例添加香花油等天然啤酒花提取物對口味進行精細“修飾”,再到現代化清潔衛生的生產線罐裝、運輸和對產品流通時間的管控,每一個細節都嚴格執行相應標準,最終保證了紅啤的口感。
紅啤作為一種特種啤酒,區別于7度啤酒的不同在于他的釀造過程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紅啤在釀造時加入了結晶麥芽,使其顏色呈現特有的紅色。歐洲釀造協會對紅啤色度有嚴格的測量標準,因此如何合理的配置普通麥芽與結晶麥芽間的比例,使其呈現大梁山紅啤特有的紅,成為了擺在釀造師們面前的一大難題。通過反復試驗,最終成功通過麥芽配比,將色度調制為歐洲釀造協會標準,釀造出了大梁山紅啤獨有的紅。
大梁山紅啤具有三大特色,其一,遵從其特有的本質,無添加。大梁山“紅啤”采用了無添加的釀造工藝,用結晶麥芽做出紅色的啤酒,散發著“本色”的味道。其二,普通的啤酒充滿了酒花香味,而紅啤調了焦香麥芽的香氣,使其更具有紅啤獨有的香味。其三,口味保留了淡而爽口的大梁山啤酒原有的特色。此外,優質的大梁山紅啤更具清涼透明、泡沫細膩、持久掛杯的特點。
自主經營翻開勵志傳奇新篇章
大梁山啤酒,一個寧波人家喻戶曉的啤酒品牌,創始于1980年,因發端于寧海毛嶼鄉大梁山腳下,遂命名“大梁山啤酒”。經歷37年的發展后,如今成長為年產能達到30萬千升的現代化啤酒生產企業。
“鳳棲大梁山,龍起步云橋。十二英雄立志,勇闖釀酒業。三十塊錢開戶,大園草壇建廠,南溪流美酒。寧海出杜康,酒壇新風流……”大梁山啤酒起步在又被稱為“鳳凰山”的大梁山腳下,也因山而得名。
1980年,僅用30元資金開戶,僅有12名員工的鄉鎮啤酒小廠——寧海縣毛嶼啤酒廠在寧海毛嶼鄉大梁山腳下成立。創始人王友慶和其他11位同伴一起,用簡陋的設備,雄心勃勃地做起寧波人自己的啤酒。雖然資金短缺,廠方簡陋,但大梁山人卻憑借敢闖敢做的決心,在1981年6月19日,經上海啤酒釀造老師傅的指點試釀出了第一批啤酒,讓寧海人第一次喝上了自己釀造的啤酒。
一直到1991年,是大梁山啤酒的初創階段,啤酒銷量從3000千升做到了1.5萬千升;1992年,大梁山啤酒兼并了原國營天明啤酒廠,同時開啟了大梁山啤酒的快速發展階段,2001年啤酒銷量達到7萬千升;2002年,大梁山啤酒和重慶啤酒合資,引進上市公司的科學規范管理,在2007年啤酒銷量達到了最高峰17.5萬千升;2013年,全球著名啤酒集團嘉士伯控股重慶啤酒,大梁山啤酒加入嘉士伯集團,但由于整合不順,導致大梁山品牌發展越來越受限。2016年8月,在經過與嘉士伯集團長達1年之久的談判后,大梁山創始人方正式回購嘉士伯所持股權,再次讓大梁山啤酒成為寧波人自己的全資啤酒品牌,而此次股權回購,也引發了行業的廣泛關注。
股權回購后,大梁山啤酒通過內部變革、品牌重塑、機制創新、產品及渠道優化等方式,提升供應鏈系統,優化產品品質和服務,發揮區域品牌“地利”優勢,確立了自己的地位、特色和風格,實現了差異化競爭,力爭5年內啤酒產銷量達到20萬千升,銷量收入4.9億元,同時,成為寧波地區優秀的企業之一。
從某種意義上講,大梁山啤酒所走的路,也是隨著改革開放十幾年來,絕大多數中國品牌特別是地方品牌所走的路。艱苦創業,歷經市場經濟大浪潮洗禮,一開始在區域內與同行競爭、兼并、擴張,每一步成長都是蛻變;到后來,逐步與國內品牌抗衡、完全開放式地與國際品牌同臺競技。實體經濟的競爭手段從起初的產品占領市場,到管理出效益,再到品牌營銷和企業整體綜合競爭力對決,每一個如大梁山啤酒一樣的實體企業的發展之路都是一本勵志書。(梁金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