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和親朋好友來一杯冰鎮啤酒,該是一件多么愜意的事情。或許你不知道,啤酒的歷史也是相當久遠的。在公元前6000年前,居住在美索不達米亞地區的蘇美爾人,他們用大麥芽釀制成了原始的啤酒,這是人們所知道的最早的啤酒。在今天,巴黎盧浮宮博物館內的"藍色紀念碑"上,記錄了公元前3世紀巴比倫的蘇美爾人以啤酒祭祀女神的情形。
啤酒是一種以小麥芽和大麥芽為主要原料,并加啤酒花,經過液態糊化和糖化,經過液態發酵釀制而成的酒精飲料,也是人類最古老的酒精飲料。啤酒自20世紀傳入中國后,已成為繼水喝茶之后世界上消耗量排名第三的飲料。
炎炎夏日,怎么能沒有啤酒
中國是啤酒生產大國,卻還不是啤酒生產強國。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中國的啤酒是一個品牌區域化非常明顯的行業,比如北方一帶的城市就喜歡喝青島、燕京、哈啤、雪花等品牌的啤酒,而南方的不少城市都喜歡喝百威、嘉士伯、藍帶、科羅娜等一些進口或合資品牌的啤酒,雖然這些狀況隨著近幾年人員流動一直在改善,但不得不說,中國啤酒的品牌區域化還是很明顯。
福建人也是相當喜歡啤酒的,或許是福建夏日氣候比較炎熱的原因吧。作為全國啤酒消費第一大省,人均啤酒消費全國第一,福建啤酒市場一直是兵家必爭之地。輝煌的時候,福建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啤酒廠和品牌,今天我們就來看看,福建各地區都曾有哪些知名啤酒品牌。
福建啤酒市場是兵家必爭之地
說到福建生產的啤酒,就不能不提“為什么不一起喝呢”的雪津啤酒。雪津啤酒廠建設于1986年,前身為莆田啤酒廠。是福建省最大的啤酒生產企業。建廠之初,雪津啤酒的產能只有3萬千升,2006年后,與財富500強企業,世界最大的啤酒釀造商英博集團強強聯手后,銷量呈飛躍式遞增,產銷量高達100萬噸,一舉打破了福建市場啤酒由惠泉領先的局面,成為福建銷量第一的啤酒,而那句“為什么不一起喝呢”的廣告語,也紅遍了福建的大街小巷,雪津也就成為福建婦孺皆知的啤酒品牌。
作為福建啤酒曾經的銷量冠軍--惠泉啤酒,最早起源于1938年惠安一姓王的資本家創辦的瓜干酒手工小作坊,解放后改造為地方國營惠安酒廠,1983年,惠泉在福建全省首家引進啤酒露天大罐發酵新技術,自此拉開了惠泉啤酒快速發展的帷幕。2003年2月26日,燕京與惠泉的強強聯合,產品銷往福建、上海、江西、廣東等二十多個省市和香港、臺灣、澳門、菲律賓等東南亞地區,產能高達60萬噸左右。如今的惠泉啤酒,是中國十強啤酒企業之一,也是福建省唯一的啤酒上市公司。
為什么不一起喝呢
福建的啤酒,產自莆田地區的雪津排第一,泉州地區的惠泉排第二是肯定沒問題的。而從第三名開始,就沒有相關的數據來排序了。福建坊間不少人認為,福建排第三的啤酒應該是銀城啤酒。銀城啤酒曾是廈門一代人的記憶,曾一度占據廈門啤酒市場半壁江山,作為中國啤酒市場的老品牌,銀城啤酒也曾達到10萬噸的年銷量。后因經營管理不善,被青島啤酒納入旗下。
銀城啤酒逐漸沒落時,正是興華啤酒興盛之時。興華啤酒創建于1998年,公司總部坐落在武夷山市,興華啤酒引進了世界較先進的德國KHS啤酒自動化生產線,配備先進的糖化、發酵、過濾、精濾、罐裝等生產設備,生產過程全部采用微電腦自動控制。年產量超過30萬噸,現已是福建省內專業生產啤酒的大型民營企業。
興華啤酒
除了以上四家啤酒品牌在全省乃至全國有一定影響外,福建其他各地區基本都還有些在自己本地區影響較大的啤酒,比如福州的榕城啤酒,在上世紀80年代也曾是國內10大啤酒廠,后被青島收購,現在在市場上已完全看不到。再比如南平的劍津啤酒,龍巖的金德啤酒,在當時的福建也是名聲顯赫。
最后,在這里不得不提的是三明啤酒廠,這個在1961年由政府撥款5萬元創建的啤酒企業,當時生產的日月星啤酒威震三明全區。尤其是上世紀90年代生產的木條箱裝的日月星啤酒,更是深受三明人的喜愛。在夏季最熱的時候,很多排擋、酒店還需要一定的關系才能搞到這款啤酒。
日月星啤酒,三明人的記憶
但三明啤酒廠命運多舛,曾經輝煌一時,后來被雪津收購,改為雪津啤酒廠,2003年又更名為英博雪津(三明)啤酒有限公司,前不久傳來消息,這個曾經算是三明地標之一的啤酒廠將被拆除。
你的家鄉還有哪些你只聽過卻沒喝過的啤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