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做啤酒為什么要用麥芽》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
本文目錄一覽:
- 1、麥芽的炮制方法
- 2、啤酒麥芽是怎么制作的?
- 3、啤酒麥芽糖化前也要蒸熟嗎
- 4、炒麥芽怎么做
- 5、啤酒麥芽是怎么制作的
麥芽的炮制方法
1、麥芽:除去雜質。
2、炒麥芽:取凈麥芽,照清炒法(不加輔料的炒法稱為清炒法。)炒至棕黃色,放涼,篩去灰屑。
3、焦麥芽:取凈麥芽,照清炒法(不加輔料的炒法稱為清炒法。)炒至焦褐色.放涼,篩去灰屑。
啤酒麥芽是怎么制作的?
啤酒麥芽
啤酒麥芽是大麥在人工控制的條件下,經浸麥、發芽、干燥、除根的操作過程,生產上稱為制麥。制麥前的大麥須除雜與分級,以2.2、2.5、2.8毫米孔徑的篩面將麥粒分成大、中、小三級分開投料,以便浸麥、發芽和麥芽的溶解度均勻一致。選麥要求精選后的凈麥夾雜物不得超過0.15%;麥粒的整齊度,即腹徑2.2毫米以上麥粒達93%以上;精選率一般為80%~90%。
基本信息
中文名
啤酒麥芽
外文名
Beer malt
界
植物界
現狀
近年來,隨著我國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啤酒麥芽生產的國產化,加速了啤酒大麥生產的專業化和區域化。
大麥在人工控制的條件下,經浸麥、發芽、干燥、除根的操作過程,生產上稱為制麥。制麥前的大麥須除雜與分級,以2.2、2.5、2.8毫米孔徑的篩面將麥粒分成大、中、小三級分開投料,以便浸麥、發芽和麥芽的溶解度均勻一致。
選麥
選麥要求精選后的凈麥夾雜物不得超過0.15%;麥粒的整齊度,即腹徑2.2毫米以上麥粒達93%以上;精選率一般為80%~90%。
除根
除根經干燥后的麥芽,根十分焦脆,只要稍加摩擦就能脫落。因此,出塔以后的干麥芽,須隨即把根除去。除根機一般用一個轉動緩慢的金屬網輥筒,轉速20轉/分,打板轉速快,160轉~170轉/分,以同方向轉動,麥根經機械撞擊極易脫落,而被金屬網篩去。淺色麥芽的根芽約為2%~3.5 %,濃色麥芽的根芽約為3%~5%。脫落的根芽收集后稍經冷卻,應即密封包裝,供制造復合磷酸脂酶片的原料,提取藥物后的根渣仍可作為禽畜的飼料。
浸麥
浸麥采取浸水斷水交替法,就是在浸麥過程中,先用水把大麥浸漬,然后把水放掉,讓大麥暴露在空氣中,以后再相繼反復進行浸水和斷水,一直達到所要求的浸麥度為止。現以“4浸4斷”操作為例:開始投料時,浸水以漂去污泥和浮麥,2小時后換水。在第二次浸麥水中加入用水量1%~3%的生石灰,化成石灰乳浸麥。其作用為消毒,溶解麥粒上的粘液、色素和單寧類物質,以降低麥芽色度和苦澀味。
此后連續4小時浸水,4小時斷水,定時通風,直至麥粒的含水量達到43%~45%。水溫17℃~18℃,整個浸麥操作約為60小時,其中浸麥32小時,斷水28小時。浸麥時要經常換新鮮水,每隔半小時通入壓縮空氣5分鐘~10分鐘;斷水時通風15次,每次20分鐘~ 30分鐘,供給空氣、排去二氧化碳和熱量。冬季氣溫低,宜浸水久,斷水短。夏季水溫高,宜浸水短,斷水久。
催芽
催芽在最后一次浸麥時或發芽初期,采用0?15ppmGA處理,對促進與調節麥節生長有良好的效果。它能縮短發芽期2天~3天,減少制麥損失0~4%,提高浸出物2%左右,促進淀粉酶、半纖維素酶和蛋白分解酶等多種酶的活力,能打破麥粒的休眠,提高發芽力,并能改善機械損傷麥粒和低酶活力大麥的溶解性。
發芽
發芽大麥發芽的方法按設置條件,可分為地板式、通風式、塔式和連續式等。通風式包括箱式和罐式。現以單箱間歇通風式發芽法為例,來說明發芽管理:將浸麥后的大麥送入發芽箱,立即進行翻拌,使浸麥水從箱底排出。麥層厚度0.6米~1米,麥層過厚影響通風,麥層內溫差過大。麥層過薄設備和動力不經濟,且麥層容易干燥。在潤濕堆積階段,開始時通入 10℃~14℃的干燥空氣,除去麥粒表面多余的水分,然后再通入10℃~14℃ 的濕空氣,用來調節麥層的溫度,使麥層溫度逐漸升高,在24小時內達到14 ℃。浸麥后的大麥在這樣的溫度下,經24小時以后開始發芽。由于呼吸作用,麥層溫度逐漸升高,須連續通入10℃~14℃的濕空氣,控制溫度,每天約升溫1℃,使第5天達到18℃~20℃,以后繼續保持這個溫度或逐漸下降至14 ℃發芽。溫度須保持20℃以下,每日早、中、晚各通風1次,麥層上、下溫度相差1℃~2℃。發芽旺盛期翻拌要勤,后期停止翻拌和通風,使根芽凋萎。
干燥
我國啤酒麥芽干燥,通常采用間接加熱的1段~3段水平焙燥塔。其結構包括加熱裝置、水平式烘床以及通風裝置等。烘床有單床、雙層或三層,每層稱為一段。一般小型啤酒廠雙層烘床較多。烘焙時間為24小時。麥芽前24小時在上層,應采取20℃~25℃低溫,強烈通風,排去水分,阻止麥粒水解作用的繼續進行,減少酶的破壞,保持胚乳呈粉質疏松狀態,如溫度上升過快,麥芽會變硬粒。溫度逐漸上升至50℃~55℃,水分降至8%~ 12%,即進入下層焙焦階段。對于淺色麥芽,希望色素形成不多,仍保持一些香味,且希望能在較高溫度下,使凝固性含氮物變性凝固,以及能除去影響泡沫的微量油脂。綠麥芽具有青氣味,當烘焙溫度繼續上升至2小時,溫度要迅速上升到85℃,水分下降至2%~5%,使麥芽產生焦香味。對濃色麥芽,要求產生較多的色素與焦香味。焙焦溫度須提高到100℃~105℃。麥芽烘好的標準,水分2%~4%左右,入水不沉,嗅之有明顯的大麥香,粒子膨脹,麥仁發白,麥根極易脫落。
啤酒麥芽糖化前也要蒸熟嗎
需要。麥芽糖基本上是把碾碎的麥芽與水混合后,溫度保持在62℃-70℃之間,維持一段時間后再過濾出麥汁。
炒麥芽怎么做
麥芽處方用名為麥芽,大麥芽,炒麥芽,焦麥芽。
麥芽取制方法:取新鮮成熟飽滿的凈大麥,用清水浸泡至六七成透,撈出,置能排水容器,蓋好,每日淋水兩三次,保持濕潤。待麥芽長至0.5CM時,取出干燥即得。
炒麥芽:取凈麥芽,放置預熱的炒制容器內,用文火加熱,不斷翻動,炒至表面棕黃色,鼓起并有香氣時,取出晾涼,篩去灰屑。
焦麥芽:取凈麥芽置炒制容器內,用中火加熱,炒至有爆裂聲,表面呈焦褐色,鼓起,并有焦香氣時,取出晾涼,篩去灰屑。
麥芽味甘,性平。歸脾,胃經。具有消食和胃,疏肝通乳的功能。用于消化不良,乳汁淤積,乳癖。炒麥芽偏溫而氣香,具有行氣,消食,回乳之功。焦麥芽性偏溫而味微甘,微澀,增強了消食化滯,止瀉的作用。
麥芽加熱炮制時,隨加熱程度的升高,淀粉酶效價降低或消失。不同長度麥芽的淀粉酶活性也各不相同。
麥芽糖就是用麥芽制作而成,所以麥芽糖對小兒脾胃是非常好的,是天然的小兒養胃佳品。
麥芽需要記住的是生麥芽通乳,炒麥芽回乳。
啤酒麥芽是怎么制作的
啤酒,是人們喜愛的飲料,粵語將其讀作“卑酒”,這是百分之百的譯音。因我國無此酒,便突出它們的主要原料是“麥”,稱之為“麥酒”(當年的駐外使節、游歷官員所說的“麥酒”均指此物),上海方言中,它的讀音是“皮(啤)酒。”
無論是“啤”、“卑”、“皮”都是Beer的音譯,其實Beer也不是英語,乃是德語Bier的轉化。雖然德國的慕尼黑有“啤酒”之鄉的美稱,然而啤酒也并不起源于德國,古埃及和巴比倫的居民早在幾千年前便已開始用大麥釀酒,后來經由希臘人和羅馬人傳入歐洲,大概在公元紀元前不久,在今天屬于法國的地方,出現了一種“塞爾瓦茲酒”,它是用大麥、燕麥或稞麥釀造而成,酒精的度數比現代啤酒高得多,但它是可以稽考的今天啤酒的遠祖。
無論啤酒起源于哪里,它已成為我們今天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飲料。那么啤酒究竟是一種什么酒呢?實際上啤酒是以麥芽為原料、啤酒花為香料,經過糖化發酵而制成的。它含有豐富的營養和二氧化碳及少量乙醇,屬低酒精度飲料。
以我國著名的青島啤酒為例。青島啤酒是選用浙江、河南優質的兩棱大麥、大米和著名的青島啤酒花和嶗山礦泉水精心釀制的。酒液呈淺黃色,清澈透明,味道純正爽口,苦中帶甜,具有明顯的酒花和麥芽香味。它除了含有原料中的營養成分之外,原料經過糖化、發酵后,大大提高了營養價值,其中含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另外,據推算,1升啤酒所產生的熱能相當于250克面包或800毫升牛奶所產生的熱量,所以啤酒有“液體面包”的美稱。
此外,啤酒中的酒花浸出物和鮮啤酒中的酵母等都有健胃、助消化和利尿作用,酒液中的二氧化碳和酒花所產生的爽口的苦味相互配合,還有增進食欲的功效。
有一點需要說明,啤酒有11度、12度、14度之別,一般人都以為這是說它所含酒精的度數,其實不然,這里的“度”是指麥芽汁的濃度,“12度”是指每公斤麥芽汁含有糖類120克,這樣啤酒所含的酒精,多半是4.4度(一公斤啤酒含44毫升)。麥芽濃度在“18”、“20”之間的,即“黑啤”它所含酒精常在4~5度之間。麥芽汁濃度在7~9度的通常稱之為“淡啤”。
何為“淡啤酒”呢?原來,美國人把啤酒稱為“Ale”。這個本為薩克遜語的字,原指未經加入“忽布”(hop即酒花)的麥酒。現在則指比較淡的啤酒。Ale是比較文雅的說法,大多數人均稱為“淡啤酒”為Small Beer。“忽布”是Hop的譯音,現在把它叫做“酒花”、“香蛇麻”,是一種多年生、纏繞的草本植物,有雌雄之別,釀造啤酒時只用它的雌花,不用雄花,在花的基部附著有稱為酒花香脂的黃白粉狀脂質體,它是由樹脂、芽香油及苦味物質所組成。啤酒所特有的苦味,來自酒花中的“苦酸乙”,醇厚的香味,來自它的芳香質樹脂。
啤酒的生產,自從有了啤酒花并把啤酒花應用到啤酒生產之后,有了很大的進展。啤酒花的優點很多,可以抑制乳酸菌等微生物的生長、延長啤酒的存放時間,增加啤酒中的苦味和香味,產生雪白的泡沫,喝起來清涼爽口。此外,啤酒花還有強心、鎮靜和抗結核的功能。因而對高血壓、腎臟病引起浮腫的病人,以及心臟病和結核病患者,如適當飲用一些啤酒,可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
啤酒的種類很多,其生產工藝也不盡相同。從大麥制成啤酒是一個比較復雜的過程。這主要是發酵世界里的各種“魔術師”分工合作的結果。一般是先把大麥制成麥芽。把大麥浸于水中2~3天,讓它們慢慢地“胖”起來,再把它轉移到有一定溫度和濕度的“房子”里,幾天之后,它就慢慢地吐出綠色的麥芽。這時,麥芽上形成了大量的淀粉酶。這些淀粉酶悄悄地“爬進”麥粒里,把貯存在麥粒里的淀粉溶解(即液化)并糖化,從而形成了大量的麥芽糖。此外,還有一些蔗糖。接著,麥芽就被運去加溫烘干。根據啤酒種類的不同要求,麥芽烘干有低溫干燥(做淺色啤酒用),也有高溫干煤(做黑啤酒用)。說明麥芽的干燥對啤酒的風味、色澤均有很大影響。
其次,要選擇啤酒用水。水是啤酒的主要成分之一,優良的水不應當合影響糖化發酵的雜質,優良的水能提高酒的質量并賦予酒獨特的風味,例如我國的青島啤酒,捷克斯洛伐克的比爾森啤酒之所以品質優良,是和該地區的水質分不開的。除此之外,釀造啤酒還與啤酒花和對酵母的培養管理等因素有關。
那么,怎樣將這些原料釀制出啤酒呢?具體做法是先將麥芽制成麥芽汁。把麥芽與水混合,磨成砂粒大小的麥芽粒,在溫水中浸泡,并長時間攪拌,使含有麥芽粒的麥芽糖、蔗糖等溶解于水中,這時麥芽中的淀粉由于淀粉酶的活動進一步產生更多的麥芽糖,但淀粉還有一部分作為糊精留在麥芽汁中,因為啤酒是低度酒精,所以在啤酒的制造中,只需糖化60%左右的可發酵的碳水化合物就夠了,其余的碳水化合物則作為糊精留下,使它賦予啤酒更大的營養價值。麥芽汁煮好后,即進行澄清、過濾。在澄清的麥芽汁中加入啤酒花煮好后,按發酵類型的要求迅速冷卻到適當的溫度,再根據對麥芽的濃度要求進行稀釋,接入啤酒酵母進行發酵。
啤酒酵母來到麥芽汁之后,由于酵母本身就含有豐富的麥芽酶,先把麥芽糖分解成葡萄糖,接著又“大口吞吃”葡萄糖,排出乙醇和二氧化碳。這個過程叫做啤酒的前發酵。這時仍有殘余的糖,因此還要進行后發酵,使酒中的二氧化碳增多,啤酒清澈及純化。啤酒的后發酵是在密閉罐中進行的,時間長達1~4個月之久,溫度在0~2℃。后發酵結束,即可過濾、裝瓶、殺菌(生啤酒不殺菌),這就是市場上出售的啤酒。
裝酒最好的還是木頭,只是木頭瓶子成本太高,用罐頭裝是最壞的選擇,因為會起化學反應。玻璃瓶保鮮效果是很好的,但不如木頭的。所以釀啤酒都是用橡木桶,而出售時用玻璃瓶子裝。
全球71%的啤酒用玻璃瓶裝,我國是世界上玻璃瓶使用比例最高的國家,達80%。然而,玻璃瓶重,不耐沖擊,易破損,不但不便周轉和攜帶,還導致啤酒制造和運輸過程的成本升高,影響人身安全。
因此,啤酒包裝容器塑料化逐漸成大勢所趨,用塑料瓶代替玻璃瓶裝啤酒日益成為人們追求的目標。
近年來,多種塑料啤酒瓶技術應運而生。一些發達國家或采用多層復合、表面涂覆等改性技術,提高了PET瓶的氣體阻透性;或利用熱定型等技術提高耐熱性;或利用新型塑料材料PEN成型、可重復灌裝啤酒瓶等。
盡管目前工藝技術尚需完善和創新,安全與環保對策還有落實,而且生產成本偏高或過高,但隨著塑料啤酒瓶制造工藝不斷完善和創新,量產化后生產成本的不斷降低,以僅相關法規的逐步建立,塑料啤酒瓶將受到眾多啤酒廠商和消費者的歡迎,其發展前景看好。
關于《做啤酒為什么要用麥芽》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